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荆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波与电磁波的特点:相同点是都可以传递能量,不同点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我们判断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解答: 解:声波和电磁波是两个概念,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蜡焰跳舞”,是因为它获得了能量,它所获得的能量是由后面的喇叭发出的声波传递来的,由此可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我们能听出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故C错误;
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理解记忆即可.
2.(2014?荆州)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掌握三种光现象: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④漫反射是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 解答: 解: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3.(2014?荆州)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棉被放在太阳下晒的暖暖的,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 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升华现象 C. 小草上挂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能量的转移.
(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解答: 解:A、棉被放在太阳下晒的暖暖的,是热量从太阳转移到棉被上,因此该过程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
B、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小草上挂的露珠是空气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判断物态,并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以及物态变化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4.(2014?荆州)“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是全国113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
A. 禁止焚烧秸秆 B. 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 C. 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 D. 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
考点: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方法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 解答: 解:
A、禁止户外焚烧垃圾,会减少空气污染,使空气中PM2.5污染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