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李氏源流资料收集大全(一).pdf

发布:2018-10-08约5.96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李氏源流资料收集大全 长沙源头李氏:本姓吕,宋宰相吕夷简,谥文靖之后。明永乐间,月山公,讳元,由安徽 巢县迁长沙,接李氏之业,遂改姓李。三世友鉴公,讳恭,迁长沙城东上源头。清康熙四十一 年(1702)始修族谱,乾隆六年(1787)、道光十二年(1832)、同治七年(1868)、1925 年续 修。清道光间建宗祠于长沙高桥范林。七世李棠,明嘉靖进士,南京兵部右侍郎,谥恭懿。十 五世象溥、象鹄、象鵾,清嘉庆进士。十六世家俊,十七世世瓛,光绪进士。字派:(自十二 世始)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宣祖德,永锡贤良。 长沙李氏:始祖伯顺公,字从和,宋时人,居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湖茫。十四世祖从哲公, 字智明,宋景定三年(1262)迁居湖南长沙三都花果园,至二十世祖邦芝公仍居花果园。十四 世祖从先公下十七世祖源通公,为千夫长,明时战死长沙,后人始寓湘城,继徙锦绣都,至二 十世开必贤、必选、必端三房,分居于金家垅、大木山、赤石河。1914 年四房始合修族谱, 称三修。 长沙、湘潭军营李氏:始祖汇拔公,讳泰卿,原籍江西庐陵县,官潭州卫指挥,调征滇广, 因功擢升都指挥,调守武冈,解组后初居攸县,永乐间徙善化湘西之军营,其子华国,讳宗文, 遂占籍善化(今属长沙);绍国,讳宗武,占籍湘潭,皆以军营名其族。族谱始修于明万历四 十五年(1617),清道光二年(1824)二修,光绪六年(1880)三修,1915 年四修。派语:德 树心培福,人开运鼎昌,鸿猷恢世泽,先绪耀南湘。 长沙曲江李氏:始迁祖辛士公,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湖茫里人。明永乐初长沙遇变,居民鲜 少,公以逸士托足湖湘,卜居善化六都长乐乡长松里曲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四 十年(1775)、嘉庆十七年(1812)、咸丰六年(1856)、光绪十九年(1893)、1924 年纂修族 谱。字派:(自九派始)本日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 泽。 长沙碧湘街李氏:始迁祖千一公,宋朝时自江西泰和迁湖南善化县碧湘街十里冲。清光绪 间纂有族谱。 长沙雷田坪李氏:始祖元公,行五,原籍江西丰城县湖茫人。明宣德年间,奉例开垦迁湘, 开基于长沙嵩北乡雷田坪。至1948 年,已传23 代,共5800 馀人。宗祠在雷田坪。 长沙高桥李氏:始祖伯顺公,宋时天官,居江西丰城湖茫。十六代学明公,为广东布政使, 生九子:元道居湖北蒲圻,元通居长沙西乡塅,元运居湘潭,元迪居善化,元迎居湘阴,元迅 居宁乡,元遞居益阳,元逢居长沙河西后塘。第三子元选,元至正间迁居浏阳东乡,十八代定 亿公,复迁浏北,二十代安远,迁居长沙金井,二十七代大慧,迁金华山,二十八代道书迁高 桥途冲。明永乐三年(1405)于浏邑创修支谱,清乾隆十三年(1748)、嘉庆二十四年(1819)、 道光三十年(1850)、光绪六年(1880)、1934 年、2004 年续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宗 祠五福堂于高桥镇蔡家冲。李维汉为该族三十六派孙,谱名运楷。子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字派:(自十八世始)定国安邦扶润廷朝子大道之腾世年逢新景运厚德本延长兆启 英才盛光昌太有常。 长沙清泰街李氏:丰城始祖伯顺公,传十六世至学明公,生九子,自江西丰城同迁湖南, 次子元通于明永乐间卜居长沙小春山,九子元逢居李家坪,后裔散居星沙及湘阴樟湖岭、沅江 泗湖山等地。明永乐三年(1405)合修通谱,清乾隆十三年(1748)通、逢二房合修,道光八 年(1828)、咸丰十年(1860)、光绪十六年(1890)、1938 年二房续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 建总祠于省垣北门清泰街。旧派:年逢新景运,厚德本延长,兆起英才盛,光昌太有常。续派: 业恢忠孝美,佾荐必芬香,矩:遵先哲,家庭集百祥。 长沙神通山李氏:宋时三贵公,讳宝,徙居湘潭。福信公,元顺帝至正年间孤身避兵迁居 善化神通山(今属长沙县)。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始修族谱,咸丰十年(1860)续修,1913 年三修。 长沙赤冈冲李氏:始迁祖朝斌公,清同治六年(1867)开基于长沙市苏家巷,后迁居福庆 - 1 - 楚庄问鼎整理 湖南李氏源流资料收集大全 乡赤冈冲。至1949 年,族人共109 人。宗祠在赤冈冲。 长沙东山、杲山李氏:始祖肇衡公,字权量,原籍江西庐陵县,元至正间以千户职官湖南, 始迁长沙碧湘街,再析东山陶埠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