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计算机基础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目 录 1.1 计算机基本结构 1.2 数制与编码 1.1 计算机基本结构 1.1.1 计算机组成结构 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依然是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所谓存储程序原理,其核心是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编制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程序存储到计算机中,程序中包含一系列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程序一旦启动执行,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地依次取出并执行下一条指令直至程序结束。程序执行时需要的数据及程序执行的结果同样存储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由5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部件组成,分别是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及程序。典型的输入设备是计算机键盘; 存储器用于暂存输入数据及程序; 运算器用于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输出设备用于输出程序执行结果,输出数据时需要将其转换成用户能够识别和判读的形式; 控制器控制用于控制上述所有操作过程,程序的执行是在控制器控制下进行的; 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CPU,输入(Input)设备和输出(Output)设备统称为I/O设备。 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如下图所示,由于I/O设备一般是机电设备,因此需要通过特殊的连接电路与CPU连接,这种连接电路叫做I/O接口。 1.1.2 计算机分类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 工作站 企业级计算机系统 超级计算机 1.2 数制与编码 1.2.1 数制 所谓数制是指表示和计量数量的方法及规则,包括计数制和记数制两种。计数制是指计量数量的方法,记数制是指表示、记录和计算数量的方法。 1. 位置记数法 在数字表示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量的大小既取决于其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其排列位置的记数法,叫做位置记数法,其中每一个位置所表示的量的大小叫做位权。 在位置记数法中,如果高、低相邻两位的位权比值为常数R,则称为R进制。R进制表示位值的符号共有R个,称为基数。 R进制的基数为R,其计算规则是逢R进一。 R进制的位权规则是:小数点前一位位权为R的零次幂,向高位方向每增加一位增加R的一次幂,小数点后一位为R的负一次幂,向低位方向每增加一位减少一次幂。 2. 十进制 基数是十的数制叫做十进制,它是人们普遍采用和熟悉的记数制。十进制的位值表示符号为:0、1、2、3、4、5、6、7、8、9,其计算规则是逢十进一 。 为表示不同的进制值,一般把数值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下角用十进制数值注明进制,例如,上述389.25可以表示为: 3. 二进制 基数为二的数制叫二进制,它的位值表示符号只有0和1两个,计算规则是逢二进一。 4. 八进制 基数为八的数制叫八进制,它的位值表示符号为:0、1、2、3、4、5、6、7,计算规则是逢八进一。 5. 十六进制 基数为十六的数制叫十六进制,它的位值表示符号为:0、1、2、3、4、5、6、7、8、9、A、B、C、D、E、F,计算规则是逢十六进一。 表1-1给出的是十进制0~15与其他进制数值的对应关系 。 1.2.2 数制转换 数制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把十进制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需要分开转换,然后再合并到一起。例如,十进制的389.25转换为二进制,需要分别转换389和0.25。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的转换规则是:除二取余(数),逆序排列,商为0时结束。 一般用短除法来进行除二取余运算,以389转换为二进制为例,转换结果是:110000101。转换步骤为: 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的转换规则是:小数(不包括整数部分)乘二取整,顺序排列,小数部分为0时结束。十进制的0.25转换为二进制的过程为: 合并转换结果是: 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时可能不能精确转换,这时,转换到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位数即可。例如,十进制的0.67转换为二进制时就难以精确转换。 假定取9位结果,约为0.101010111,误差小于2的负10次幂(1/1024),即误差小于千分之一。 2. 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把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简便方法是先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然后再由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以十进制的389.25转换为八进制为例,其转换结果是110000101.01。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规则是:从小数点向两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