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瞬变电磁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河南新乡焦煤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查明张村井田内各矿井各煤层的老空水赋存范围情况,委托山东(以下简称“我”)对测区进行电法勘探。我在认真分析了本区相关地质资料,并结合以往在邻区的勘探工作经验,编制了《河南新乡焦煤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张村井田瞬变电磁勘探设计》。
山东于2010年11月17日组织施工队伍进入工区进行测量工作, 2010年11月18—19日进行了试验工作,通过对所获资料进行处理,对各种方法、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适合本区的施工方案于2010年11月20日开始外业采集工作,于2011年1月16日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历时57天。
勘探区地处于河南新乡焦煤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张村井田范围内,勘探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东北部地处于大山前、牛村、张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张村乡管辖。
二、交通
本区西南距辉县市约15km,南距新乡市约30km,距京广铁路新乡北站约20km,距京珠高速新乡市入口约35km,东距卫辉市、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卫辉站约25km,距京珠高速新乡市入口约25km,距京珠高速公路卫辉入口约28km。辉县~卫辉公路从区外南部附近通过,区内有许多简易公路与其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
图1-1 勘探区交通图
三、勘探范围
勘探区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境内,根据甲方要求,本次勘探范围7.52km2,详见工程布置图。
图1-2 张村瞬变电磁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第二节 目的与任务
本次电法勘探的目的与任务如下:
1、确定区内各矿井各煤层的老空水赋存范围。
2、确定区内各矿井L2及奥灰顶界面以下10m、50m和100m处的赋水性。
第三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就在张村勘探区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五十年代,原中南煤田地质局曾对该区地层、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等进行过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工作。现将80年代以后的主要地质勘查和地质研究工作简述如下:
(1)1985~1986年,原河南省地矿厅地质二队对张村矿区进行了普查工作,共完成1:1万地质填图(草测)46.67km2,钻探工作量3283.83m,测井1156.28m,采取煤芯煤样27个,煤层煤样17个,其中在本区外围施工1孔(ZK05号钻孔),钻探工程量695.60m,终孔层位为山西组上部。提交了《河南省辉县张村矿区煤矿普查地质报告》,共获得远景储量1798万吨,其中二1煤1441万吨,一2煤350万吨,二2煤7万吨。该报告较系统地确定了本矿区地层层序、构造、煤层赋存层位、埋深及分布特征,对各煤层的煤质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矿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次普查区内未施工钻孔。
(2)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方煤炭工业迅速发展,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原省地矿厅地质二队等单位受张村矿区乡镇煤矿委托,在张村勘探区进行煤炭资源勘查工作,虽施工了较多钻孔,但仅提交了单孔成果,均未提交地质报告。
在以往历次地质勘查中,区内共施工钻孔5个,工程量832.64m。
(3)1996年,辉县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对张村勘探区的以往地质资料和小煤矿生产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工作,较系统地编制了张村勘探区有关地质图纸和文字说明。
(4)1999年8月,宏升、马务等地方小煤矿编制提交了《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张村勘探区宏升、马务、胜利、同人、东鑫、沿东煤矿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经新乡市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局审查后,省储委批准总资源储量558万吨,其中以“豫储征字(1999)277-5号”批准东鑫煤矿资源储量82万吨(二1煤层44万吨,一4煤层3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77万吨(二1煤层39万吨,一4煤层38万吨)。
(5)2002年11月~2003年5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在原沿东煤矿外围进行了煤详查工作,共完成钻探工作量140.86m/2孔,提交了《河南省辉县市沿东煤矿外围煤详查地质报告》。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2003年5月16日对该报告进行了评审,省国土资源厅于2003年6月3日对该报告资源储量予以认定(豫国土资储认定[2003]082号),认定资源储量27.1万吨,均为一4煤层储量。
(6)2003年11月~12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受沿东煤矿委托,对该矿原矿区和扩界区范围内二1煤层和一4煤层资源储量进行了核查,于2003年12月编制提交了《河南省辉县市沿东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组织评估师经过该报告审查,于2004年1月15日对该报告下达了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小][2004]016号),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1月16日对资源储量予以备案(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4]004号)。经核查批准资源储量100万吨(二1煤层46万吨,一4煤层54万吨),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