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
摘要:在旅游专业教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实践“生本教育”理念,探索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是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改编旅游心理学教材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如何编写适应生本教学的教材及在旅游心理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本教育;旅游心理学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实验开展12年来,在全国各地(含内地20多个省市和香港、澳门地区)的数百所学校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它倡导教育者要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学生,它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并带来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大解放。生本教育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以及“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全面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对生命的尊重。“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教”的方法观体现并遵循了人类认知、学习、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如何在中等旅游职业学校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改革旅游心理学教材及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等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 以生本教育的理论改编中职旅游心理学教材
为了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旅游心理学教材体系,适应教师实施生本教育的需要,我们征求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意见,组织了几位教旅游心理课程的硕士研究生教师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5年,第3版《旅游心理学》国家规划教材进行了修改。经过深入的研讨,我们首先将原来的《旅游心理学》改成《旅游心理》。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将学生今后在旅游酒店业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来组成学生学习的项目。
原来的旅游心理学共有十章书,基本上是按照前苏联心理学的基本框架。新的《旅游心理》一改传统的学科章节编排方式,将全书分成六个模块、21个项目、48个任务。如模块一,认识旅游心理;模块二,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模块三,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模块四,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模块五,如何与旅游者交往;模块六,旅游服务心理;
每一个模块中有不同的项目及任务,如模块一,认识旅游心理,项目一,心理学的概述,任务一,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任务二,心理的实质是什么;项目二,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任务一,学习旅游心理的意义是什么,任务二,旅游心理的学习方法。
旅游心理教材编排时每个项目前都增加了前置作业,这便于教师运用生本教育时作参考。前置作业反映了项目教学要教师把握的教学重点,有利于先学后教。同时也是使实施生本教育的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比较方便,不太熟悉生本教育的教师不致于花太多的时间去为设置前置作业而费思量。如在模块五,如何与旅游者交往。在项目一,如何对旅游者鉴貌辩色,就设置了这样的前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服装、身体语言、习惯习俗等资料,学习成果以电子幻灯片(PPT)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每组展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在每个任务中,还增加了“任务设立”及“任务驱动”的表述,试图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任务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任务结束时增加了“研讨问题”或“案例分析”,便于学生复习消化所学知识。如在模块五的任务四中,“任务设立”表述为“本任务要求了解气质的定义、类型的原因及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日常表现和接待技巧”。“任务驱动”表述为“当我们评价某人时,经常会提及这个人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的人脾气急躁,做事风风火火;有的人活泼好动,风趣幽默;有的人沉着冷静,行事稳重;有的人敏感孤僻,细心谨慎……这些都是人的气质表现” 。
二、教学中如何设计前置作业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前置作业。
旅游心理课堂教学要遵循生本教育的理论,将学生看成是天生的学习者,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在传授知识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刻关注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和成长的幸福。旅游心理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提高教学效果就应当重视设计学生课前的前置作业和课中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前置作业”就是学生的课前作业。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布置,这类作业既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整体预习,让学生把握下一节课内容的主要脉络,也可以是对某些相关问题的思考;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小组的集体行为,通过互助合作学习来完成;或者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多种学习方式来进行,或上网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调查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