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资料.doc

发布:2017-02-10约9.3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 模具:工业生产中,各种压力机械与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用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模具。 第二章 冲压成形概述 2.1 冲压成形特点与分类 2.1.1 冲压的概念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1.2 冲压模具的作用: 1、将压力机的作用力通过模具传递给金属板料,在其内部使之产生变形的内力 通过模具的作用,可以保证上下模之间的正确导向,并使坯料稳固的压紧与精确的定位,从而冲制出达到一定精度的冲件 2.1.4 冲压工序的分类 1、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将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类。 分离工序类别,有分为落料、冲孔、切断等。 成形工序类别,又分为拉深、弯曲、成形等。 2、根据工序组成程度分类 1)单工序模2)复合模3)级进模 1)分离工序 (1)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坯, 冲下部分为废料。 (2)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 料,冲下部分为制件。 2)塑性变形工序 (1)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压弯:用弯曲模将平板(或丝料、杆件)毛坯压弯成一定尺寸和角度,或将已弯件作进 一步弯曲。 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冷冲压加工方法。 翻边:指利用模具将工件上的孔边缘或外缘边缘翻成竖立的直边的冲压工序。 2.3.2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1、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塑性指标:衡量金属塑性高低的参数。主要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2、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 1).硬化规律 2).卸载弹性恢复规律和反载软化规律 3).最小阻力定律 2.4.1 冲压设备分类 按驱动滑块力的种类分:机械、液压、气动等. 按滑块个数分:单动、双动、三动等. 按驱动滑块机构的种类分:曲柄式、肘杆式、摩擦式. 按机身结构形式分:开式、闭式等. 按驱动滑块力的种类分:机械压力机、液压压力机 . 3.曲柄压力机的技术参数 1)公称压力(kN): 指当滑块运动到距下死点前一定距离(公称压力行程)或曲柄旋转到下死点前某一角度(公称压力角)时,滑块上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2)滑块行程:指滑块从上死点运动到下死点所走过的距离 3)滑块行程次数; 指滑块空载时,每分钟上下往复运动的次数。 有负荷时,实际滑块行程次数小于空载次数。 4)装模高度和封闭高度 压力机装模高度:指压力机滑块处于下死点位置时,滑块下表面到工作垫板上表面的距离。 最大装模高度:当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将滑块调整到最上位置时(即当连杆调至最短时),装模高度达最大值装模高度调节量:装模高度调节装置所能调节的距离。 封闭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下表面到工作台上表面的距离,它和装模高度之差恰是垫板的厚度。 5)工作台尺寸和滑块底面尺寸与模具外形尺寸及模具安装方法有关。 6)模柄孔尺寸 当模具需要用模柄与滑块相连时,模具的模柄尺寸应与滑块内模柄孔的尺寸相协调。 1、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 2、特点:工作平稳,压力大,操作空间大,设备结构简单。 3、应用范围:拉深、成形等工艺 4、铭牌含义 YA32-315 5、液压机的技术参数 第3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 1.冲裁: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艺。 冲裁工艺(blanking process):落料、冲孔、切断、切边、切口等 落料:从板料上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或毛坯) 冲孔:在零件(或毛坯)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冲去部分为废料) 垫圈的落料与冲孔 a)落料 b)冲孔 3.1.1 冲裁变形过程 当模具凸、凹模间隙正常时,板料的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阶段 3.1.3 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正常冲裁工作条件下,冲裁件断面特征四个特征区: a)圆角区 b)光亮带 c)断裂带 d)毛刺 3.2 排样 1、排样: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 2、冲裁排样设计的目的是:材料的合理利用 1).材料利用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 2).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废料分为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 减少工艺废料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