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芦苇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影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3卷 第2期 水处理技术 Vol.33No.2
38 2007年 2月 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 Feb.,2007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芦苇人工湿地
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林 静,谢 冰,徐亚同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市城市生态恢复和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摘 要 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及酶制剂对芦苇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苏州河水污染物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复
: , ,
合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的投加可以增加系统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 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其中氨氮去除率与硝化细
, ,
菌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加菌剂组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及酶制剂的投加强化了芦
; ,
苇人工湿地氨氮的转化。
关键词 芦苇人工湿地 复合微生物及酶制剂 污染物去除 氨氮
: ; ; ;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770(2007)02-038-04
: : :
人工湿地一般由土壤 (或人工填料如沙砾、碎 及酶制剂,以增加系统的微生物量以及酶活性,加快
石等)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组成,是 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
1 实验部分
的代谢作用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以及脱氮除磷
的主要机理。异养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为更高级的 1.1 试验用人工湿地简介
消费者提供能源,作为食物链的最低一级的微生物 芦苇人工湿地位于上海市梦清园内,湿地占地
2
推动着整个系统的有机流。硝化细菌可以促进系统 800m,水深35~45cm,基质类似河道底泥,厚50~
2
[1] 60cm,芦苇种植密度为8株/m,进水来自苏州河,
氮素循环,是系统脱氮的主要机理 。基质中的土壤
[2] 经过芦苇湿地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到下湖,水力负荷
酶也同生活着的微生物一起推动着物质转化 。湿
地土壤酶是基质中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能加 0.630m/d。小试装置是沿水流方向在该湿地中设置
的两个围隔,每个长宽尺寸5m 0.5m,之间没有联
速基质中有机物质的化学反应,主要有脲酶和磷酸 ×
酶。脲酶是一种酰胺酶,能酶促有机质分子中肽键的 通。每个围隔进水流量为50L/h,每天进水10h,水力
水解,可以专门水解尿素等有机氮。磷酸酶能酶促有 负荷0.20m/d,水力停留时间为2d。其中一个加复合
机磷化物的水解。它们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 菌剂和酶制剂称为试验组,另外一个不加作为对照
起到极重要的作用。 组。
苏州河河水水质目前处于劣五类水状况,尤其 1.2 复合微生物制剂及酶制剂投加方法
是氨氮的指标均数倍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