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甸弧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因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09约1.2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甸弧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因的开题报告

摘要:

中甸弧构造带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弧构造带,发育了许多重要的岩浆和成矿作用,其中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该构造带的重要代表。本文首先对中甸弧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问题,并讨论了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因模式。最后,提出了研究计划,并分析了预期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甸弧构造带;岩浆;成矿作用;斑岩铜矿床;成因

1.研究背景

中甸弧构造带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条具有重要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弧形构造带。中甸弧的建立和演化始于晚元古代普通亚洲洋闭合和印度洋板块俯冲作用。在后期地质历史时期,中甸弧经历了多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和成矿矿床。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中甸弧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铜矿床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等级最高的斑岩铜矿床之一。该矿床以块状、斑状和脉状的含铜斑岩为主,铜资源量达到150亿吨以上。近年来,随着对普朗铜矿床成因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索和研究。

2.研究内容

(1)中甸弧构造带的特征和研究现状:本部分对中甸弧构造带的区域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岩浆特征、成矿特征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因。

(2)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本部分以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为例,分析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包括岩浆热、物质输运、物理化学变质等方面。

(3)成矿物质来源问题:本部分研究成矿物质来源问题,包括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对成矿作用的贡献以及二者之间的混合作用和相互影响。

(4)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因模式:本部分综合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探讨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因模式,提出合理的成因假说。

3.研究计划

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方法,以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1)野外地质调查及采样:采集岩石样品、矿物样品、水样等,进行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

(2)岩浆岩和成矿物的形态、结构、物性以及成因研究:包括构造变形、成矿作用、晶体形态、微观结构以及物理化学特征等方面。

(3)各类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岩石脆弱性、热活性、元素迁移、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等方面。

(4)综合研究和成因模型提出:根据采样和分析得到的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成因模型和提出有关成因的假说。

4.预期研究成果

(1)对中甸弧构造带的地质及成矿特征做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2)对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因和形成过程作出系统阐述和解释。

(3)提出关于成矿物质来源的合理解释。

(4)对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