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色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甲苯的含量5114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相色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甲苯的含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基本操作;
2. 了解反相色谱法的基本规律;
3. 掌握利用内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 。
实验原理:
在液相柱色谱中,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仪器来完成。这种色谱法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分为四类,即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分子排阻色谱。
其中液液分配色谱是根据不同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化学键合相色谱称为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化学键合相色谱称为反相色谱。
反相色谱是目前最常用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如以C18烷基键合相柱,采用甲醇或乙氰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1. 分析速度快
2. 分离效率高
3. 灵敏度高、易于实现操作自动化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
HPLC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器 工作站 废液瓶
????? 六通阀示意图
内标法
内标法是在试样各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标准试样中,分别加入固定量的纯物质,即内标物。当测得分析物和内标物对应的响应后,以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比对分析物浓度(或含量)作图,即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曲线,最后用测得的试样与内标物的响应比(或其函数)在校正曲线上获得对应于试样的浓度(或含量)。
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条件(流动相:甲醇80%、水2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等)
2. 溶液的配制:
(1)内标物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对氯硝基苯纯品,加甲醇溶解后制成50μg/mL的标准溶液 ;
(2)甲苯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量取一定量甲苯的标准品,加甲醇溶解后制成20μg/mL的标准溶液 ;
(3)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移取适量样品,加甲醇超声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过滤备用。
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分别取5μL甲苯标准溶液和5μL对氯硝基苯标准溶液,待仪器稳定后,注入溶液,记录色谱图。??????????????????????? f’=AsWi/AiWs
4.样品分析:??? 按照内标物量/样品量=1/2的量配制样品溶液,待仪器稳定后,注入5μL混合溶液,记录色谱图。????????????????????? Wi=f’ Ai’ Ws’/As’
注意事项:
1. 检查流动相是否充足,储液罐要密闭;
2.流动相有气泡要脱气,否则影响灵敏度;
3. 待仪器稳定后,再进样;
4. 进样器要充分洗涤;不可有气泡;
5.实验完成后用100%甲醇冲洗色谱柱。
数据处理:
利用公式f’=AsWi/AiWs ,Wi=f’ Ai’ Ws’/As’。可计算出相对校正因子和样品中甲苯的量。
f’=569.40497*20/(8504.81836*50*10-3)=26.78
Wi=(26.78*7303.35205/216.38797)*50*10-3*(1/3)=15.0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