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字本位”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11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字本位”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汉字是汉语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汉字是必要的,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对外汉语教育涉及到了学生的语言功底、学习策略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字本位”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理论,它主张从汉字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字为本,以句为纽带,以文化为依托,推动汉语教学从“声本位”向“字本位”转变。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字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归纳总结其思想和方法,并探讨其教育实践的实效性,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

1.简述“字本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思想。

2.探讨“字本位”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

3.分析“字本位”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查阅相关文献、论文、教材和教学实例,了解“字本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员对“字本位”教学理念的认知、接受度和实际运用情况。

3.实践观察法:深入实地观察“字本位”教学的实际操作情况,反思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预期结果

1.对“字本位”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其核心思想及方法,并总结其应用的实践案例。

2.探讨“字本位”教学理念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意义,以及具体应用和操作的指导意义。

3.提出改进和完善“字本位”教学理念的建议,为推动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