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pptx
;一、钢筋的连接方式及执行标准情况
1.绑扎搭接接头
有关要求及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条
2.钢筋焊接接头
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④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增补内容,单独成节;
⑤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2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内容;
⑥在钢筋气压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内容;
⑦在预埋件T形接头焊接中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3.用残余变形代替非弹性变形作为接头的变形性能指标;
4.补充了型式检验报告的时效规定和型式检验中对接头试件的制作要求;
5.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了测定接头残余变形的要求,修改了抗拉强度检验的合格标准;
6.增加了型式检验与现场检验试验方法的耍求;
7.修改了接头疲劳性能相关要求。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对钢筋连接的有关规定
1、绑扎搭接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
2、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与一般构筑物中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
构筑物指:电视塔、烟囟等高耸结构、容器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
公路和铁路桥梁、大坝、核电站等其他工程可参考使用。
;3、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新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列入了HRB500级钢筋和晶粒细化钢筋,对上述钢筋采用钢筋机械连接尚无很多实践经验,但只要满足接头强度和变形性能要求即可应用,采用什么接头形式需要在工程实践和市场中优胜劣汰。;4、钢筋机械连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②锥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③镦粗直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镦粗后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④滚轧直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轧或剥肋后滚轧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⑤熔融金属充填接头:由高热剂反应产生熔融金属充填在钢筋与连接件套筒间形成的接头;
⑥水泥灌浆充填接头;用特制的水泥浆充填在钢筋与连接件套筒间硬化后形成的接头。
;2、接头抗拉强度
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
3、接头残余变形
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
;
;测量仪表应在钢筋两侧对称布置,取钢筋两侧仪表读数的平均值计算残余变形值。
变形测量标距L1=L+4d
式中:L1——变形测量标距
L——机械接头长度;
d——钢筋公称直径
;;5、机械连接接头长度
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
“接头长度”定义明确了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长度,对于接头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或断于接头提供了判别依据。按照定义,
对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其接头长度即为套筒长度;
;对锥螺纹或滚轧直螺纹接头,接头长度则为套筒长度加两端外露丝扣长度;
对镦粗直螺纹接头,接头长度则为套筒长度加两端镦粗过渡段长度。
6、丝头
钢筋端部的螺纹区段。
;(三)接头的设计原则和性能等级
1、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强度指接头的抗拉强度;
变形性能主要有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