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限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理教育中何以何能.pdf
教学论坛
2024年5月第09期
张力与限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理教育中何以何能
荆鹏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AIGC技术基于漫长的研发历程ꎬ实现了从萌芽到融合再到崛起的范式转变.相较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
分析与意义探讨ꎬ关涉自然科学的对话ꎬ尤其是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物理教育领域内容时ꎬAIGC的现实表现亟需探查.研
究选取搭载GPT-4的BINGAI作为测试对象ꎬ从教、学、评三个维度进行多轮测试后发现ꎬ现阶段其在物理教学场景
中已初具实践价值ꎬ但存在应答真实性缺失、易致思维惰化和诱发伦理安全等风险隐忧.在物理教育中使用AIGC应聚
焦学科育人价值ꎬ警惕教学意义被技术侵蚀ꎻ明晰人技关系边界ꎬ防范教学主体的思维异化ꎻ延拓技术应用场景ꎬ革新教
学过程的时空范式.
关键词:AIGCꎻ物理教学ꎻ核心素养ꎻ教育数字化ꎻ物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34(2024)09-0006-06
自2022年底OpenAI公司研发的ChatGPT问世中后期ꎬ从图灵(AlanMathisonTuring)提出图灵测试
[6]
以来ꎬ其凭借超乎预期的强大能力ꎬ在全球掀起了现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人类智能到1966年的第一款
[7]
象级的风暴.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对话型机器人Eliza问世ꎬ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ꎬ
GeneratedContentꎬ以下简称AIGC)爆火的当下ꎬ以文IBM的实验转录系统Tangoraꎬ受限于技术水平ꎬAIGC
心一言、通义千问、星火认知、智谱清言等为代表的本此段时期仅在小范围进行调适实验.随后一段时期ꎬ
土大语言模型也迈入蓬勃发展期.习近平总书记指AIGC开始从实验性转向实用性研发并进行技术积累
出ꎬ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ꎬ促进教育沉淀ꎬ如2012年微软展示全自动同声传译系统ꎬ可以
[1][8]
变革创新.在教育领域ꎬAIGC其呈现出的认知性将英文语音自动翻译为中文语音.同时ꎬ机器深度
强、通用性高等强大能力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学习算法持续迭代ꎬ加速了AIGC的蓬勃发展ꎬ从古德
的持续关注ꎬ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携至来了新的机遇.费洛(LanJ.Goodfellow)的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提出
[2]到StyleGAN、DVD—GAN模型和StableDiffusionꎬ
纵观现有研究ꎬ主要集中在技术风险治理、对传统
[3ꎬ4][5]AIGC逐步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的生产
教育模式的冲击与变革、语言教育等方面ꎬ在物
理教育中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尚存空白.鉴于此ꎬ梳理上发挥作用.近年来ꎬ资本市场的大量资金流入为全
AIGC的迭代历程和呈现特征ꎬ立足物理学科属性探球范围内AIGC的颠覆式增长注入了动能ꎬ以多模态、
查AIGC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然表现与现实挑战ꎬ旨在生成算法、预训练模型等技术为代表的累积融合ꎬ催
为AIGC赋能物理教学提供参考.生了AIGC的大爆发ꎬ刷新着包含教育领域在内的各
1祛魅:AIGC的迭代历程及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