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行政民主是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5
行政民主产生的理论基础………………………………………1-5
行政民主产生的时代背景…………………………………………5
政民主化的具体途径………………………………………………5-9
行政决策民主化……………………………………………………6
行政执行民主化…………………………………………………6-8
行政监督民主化…………………………………………………8-9
政府在危改项目中职能的发挥………………………………………9
参考文献……………………………………………………………10
内容摘要:民主已经成为行政领域的重要价值选择。行政民主是大势所趋,时代要求,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来。
关键词:(行政民主化、政务公开、科学发展观、监督、趋势、棚改)
论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
一、行政民主是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
行政民主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为此,应当以公众意愿,公众利益为导向,发展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组织公共政策,强调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职能地位。强调公共参与,强调政府信息和公共政策的公开性,反对政府自利和代表党派利益,反对专制主义。而行政改革的目的就是执政为民,因为权利来源人民的赋予、必须还政于民,政府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此政府必须依法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公共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实现公共服务的低成本,高效能,实现社会公共和政府的协商与合作,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民主行政体制。随着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公民的民主诉求越来越强,民主气氛越来越浓,民主成为行政改革的主旋律,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 行政民主产生的理论基础
1、民主行政理论的产生。民主行政理论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过程中很久以来是被忽视的,因为传统行政理论不研究民主问题的,在传统理论看来,民主与行政是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民主”属于政治领域的目标追求,即公民通过选举等途径影响国家的立法机构,以使立法机关所立之法,能够反映公民的意志,而行政领域追求的目标则是效率,即政府如何以高的效率执行立法机构编制的法律。但行政领域这种对效率的偏重并不是说传统行政理论就认为行政领域是不需要民主的。其实,传统行政理论时期由于政府职能还十分有限和简单,因此其理论假设是,在立法机关处于主导地位的议 会制国家中,只要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和政策的程序是民主的,所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公民意志的反映,那么,行政机关执行的结果也一定是公民意志的反映,因而行政领域是不需要考虑民主问题的,只要保证了立法即政治领域的民主,执行即行政领域的民主就会自动实现。
但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大政府时代的来临,行政国家开始取代议会制国家,行政权日益扩大和深入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60年代之后,随着大量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行政机关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行政环境日趋复杂而多变,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和领域也随之而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单纯的控制立法机关即政治领域的民主,显然已经不能保证行政领域的民主问题了,而且,官僚制本身和民主之间的紧张也越来越明显。这些都迫使行政理论要重新思考行政领域的民主问题,可以说代表民主行政理论兴起的新公共行政理论就是这种思考的产物。
民主行政理论一经出现,民主就随之成为了行政领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价值选择。在最近20年间,民主行政在实践领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行政公开,电子政务,公共论坛,公共咨询,服务承诺等新的行政管理方式的日益广泛运用,同时民主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
2、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规定,确定了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切实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国家行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宪法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揭示了我们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目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明确把人民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规律的根本途径。今天,我们党进一步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最根本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我国的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 ,受人大监督,这就从我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