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爱生命,享受生活亚健康与自我保健.doc

发布:2017-03-24约5.8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牟平一中教职工身心健康讲座之二 关爱生命,享受生活 ——亚健康与自我保健 主讲人 柳杨军 一、故事导入 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说过一句很有现实意义的话: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身外的,健康才是自己的。——洪昭光。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那怎样才算健康呢?是不是查体时,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就是健康呢?不一定是。大家一起来听听A小姐的故事: **公司的A小姐,因为前一段时间业务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业务超额完成,她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她又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 但是,她在工作时一直进入不了状态,无精打采、全身疲惫。晚上回到宿舍后,大脑异常兴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公司刚好组织了一次健康查体,经过全面检查,她的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A小姐很困惑,自己怎么了? 你们说,A小姐健康吗? 说她健康没病,她却无精打采,全身疲惫,而且一点也不快乐;说她生病了,查体时,各项生理指标正常。那她怎么了? 她进入了亚健康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她为什么会进入亚健康?她怎样才能摆脱亚健康,享受快乐的生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关爱生命,享受生活——亚健康与自我保健。 二、了解亚健康——揭开亚健康的神秘面纱 ㈠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叫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㈡亚健康有哪些主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有五大分类即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 1、躯体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慢性疲劳,即躯体疲劳乏力、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脸色无华、神情黯淡、烦躁多虑、腰酸背痛、夜尿增多、性功能低下等症状。 2、心理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是焦虑,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和恐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这种精神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会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除焦虑状态外,还有烦躁、易怒、嫉妒、反应迟钝、睡眠不佳等多种表现形式。焦虑症者常常觉得生活中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进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便会造成心灵疾患,并诱发心脏病、癌症。 3、情感亚健康,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它主要表现为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同周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交往频率下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对情感亚健康问题的初步研究发现,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信息接收来源的广泛,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等,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孤独、冷漠、自卑、猜疑、自闭,更是在人与人之间树起了一道道屏障,这也是现代人患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患上了感情饥饿症和社会不适应症,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会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强烈孤独感。 4、思想亚健康是指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不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偏差。思想深藏在大脑里,只要它不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就是绝对的个人隐私,很难被别人发现。所以,如果哪个人的思想处于亚健康状态,那是非常危险的。 5、行为亚健康即行为失常、无序、不当等。行为处于亚健康的人内心矛盾冲突非常强烈,其理性相对较差,感情、行为冲动较多,对某一事情的误解往往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有时甚至做出不顾一切地伤害别人、损害社会的极端举动。 还有学者把亚健康状态概括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主要出现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4大方面的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晕头痛、心率不齐、心慌胸闷等。生理表现为疲劳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血压长期处于临界值,血糖时常高于临界值时,机体易向相应疾病转变,这就是特异性疾病临界状态。 当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后,如果加以重视,及时调理,机体会向健康转化,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产生。 ㈢亚健康的危害 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亚健康 影响工作效能 降低生活、学习质量 易导致自杀或过劳死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