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学习管理规章标准制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 ;陈艳:陈红艳;尹梅
小组成员:马雪兰、李美琴、张帮会、陶静怡 .魏霞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
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
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 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 并在每个月的第
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 以便及时
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尹梅)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
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
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
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处理方法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抗感染药物应用知识学习和检查,
各经治医师负责本组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 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临
床合理应用原则,根据病情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应用抗感染药物,
同时做好记录。 临床医生认真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要求。 每
个季度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 50% 以下。
2、院感病例诊断
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应熟练掌握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每月组织学习,
讨论医院感染病例,解决本科室有争议的院感病例诊断, 并记录在案。
各组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
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并在 24 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医务科。
3、院感病例报告制度:由经治医师组讨论确诊的院感病例,应填写
以下表格:院内感染病例报告卡(发病 24 小时内报告院感科),病
历首页中“医院感染名称诊断”栏。
4、每月第 l ~2 日由经治医师组二级、 三级医师负责检查本组院感病
报告及各项表格填写情况;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
除每周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
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
的衣服浸泡在 84 消毒液中 30 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
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
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NICU 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 NICU 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
搽手或 1:100 爱尔施泡手( 5000ml 用 1 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 84 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 1000 ml 用 1 片)消
毒液湿拖两次。
5、入 NICU 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 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
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 3% 过氧化氢棉球擦
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 95% 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
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 3% 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 NICU 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牌空气
消毒净化器消毒 2 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
NICU 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 10 人。
10 、每天下午 3 点入 NICU 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
.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
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 护理卫生知识。
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
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
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
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
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 ;出院时,应进行出院
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
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