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I级主干道 沥青砼路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业园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城市I级主干道/沥青砼路面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4
第一节 工程概要 4
第二节 主要工程数量表 13
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部署 14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14
第二节 施工总体部署 15
第三节 施工计划部署 18
第四节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19
第五节 临时设施规划 21
第三章 工程总进度及单项工程进度 24
第四章 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26
第一节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方案 26
第二节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1
第三节 未筛分碎石底层施工技术方案 37
第四节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技术方案 39
第五节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41
第六节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47
第七节 侧(平、缘)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3
第八节 施工工艺框图 54
第五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目标 59
第一节 质量保证组织和管理制度及措施 59
第二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
第三节 工期保证措施 77
第四节 冬、雨季施工方法 81
第五节 项目回访和保修 82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84
第一节 安全生产措施 84
第二节 施工安全技术 90
第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 91
第四节 施工协调措施 94
第五节 环保措施 95
第七章 劳动力、主要材料及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97
第八章 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 98
第九章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00
第十章 附表 10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要
学院五路道路及排水工程Ⅰ标段道路部分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区域位置
高新区光伏产业园二期位于某市城市东部,西面为学院五路,南面为瑶湖,东面为福银高速,北面为富大有堤,园区内形成“三纵三横”的干道路网格局,其中“三纵”为富大有堤、天祥大道、学苑路,“三横”为学苑五路、下范路、光伏路。
学院五路为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伏产业园二期园区内的一条南北向主干道,道路北起富大有堤,南至光伏产业园总部区,全场约3.7公里,本标段为富大有堤至天祥大道路段,路线长度为602.854米。
(二)工程范围现状
本工程起点处为现有富大有堤,道路宽约6米,路面为水泥砼路面,工程范围内现状主要为耕植土和水塘、沟渠,地势相对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19.41~21.81米左右,水塘底标高一般在18.93~19.41米左右。
(三)自然条件
某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本场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7~9 月为高温期,极端最高气温为43.2℃(7 月),12 月~翌年2 月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为-9.9℃(2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45 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2356 毫米,最小年降水为1046 毫米。最大日暴雨量为208.9 毫米,最大时降雨量为57.8 毫米。
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地处赣抚冲积平原区,其上沉积的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砂土层和全新统人工堆积物,其下为第三系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场地地势总体较平坦。工程地质层位分布如下:
(1) 淤泥:灰黑色,很湿-饱和,流塑,有异味,主要由为沟底、塘底淤泥,有臭味,层顶标高16.30~17.20米,厚度0.7~2.5米。
(2) 耕土:灰黑色,浅黄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湿,软塑,层顶标高18.80~21.70米,厚度0.7~0.9米,除水塘、沟渠外均有分布。
(3) 粉质粘土:灰黑色,浅黄色,灰白色,湿,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局部含粉粒和粘粒成分较多,含砂量向下渐多。干强度中等,韧性为中等,层顶标高为14.7~21.0米,平均含水率24.7%,全场均有分布。
(4) 中砂:浅黄色,黄褐色,稍密-中密,饱和,上部含粘粒成份较多,夹细砂、粗砂薄层,层顶标高10.30~13.60米,厚度4.9~5.4米,全场均
有分布。
以下为粗砂层、砂砾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场地范围内地下孔隙潜水水量较大,受侧向径流影响,赋存于中砂下部及以下砂砾层中,为承压水,初见水位标高10.5~11.2米,稳定水位标高12.0~15.8米。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二、设计概要
(一)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Ⅰ级主干路
荷载等级:
路面结构计算:BZZ—100KN
构筑物:公路—Ⅰ级
设计速度:50Km/h
地震烈度:烈度Ⅵ度、动峰加速度0.05g
(二)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按规划平面进行设计,道路中心线为一直线,路线长度为686.879米。
本次道路设计起点接现有富大有堤,终点接天祥大道,均为平面交叉,其中天祥大道交叉口设计已纳入天祥大道工程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