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肺复苏新指南方案.pptx

发布:2017-05-09约1.34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1;案例2;成功抢救猝死儿童;心肺复苏的意义; 基本生命支持(BLS) 简单却是最重要的核心 ;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 婴儿: 出生后一个月到1岁 儿童: 1 —8 岁 成人: ≥ 8岁 (新指南没变!) ;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2010指南变化一 生存链;2010成人生存链; 生存链(新版) (Chain of Survival); 2010指南变化二 更改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ABC CAB ;修改要点-1(新指南);修改要点-2(新指南);从A-B-C变更为C-A-B!通气之前实施胸外按压;修改要点-3(新指南);修改要点-4(新指南);修改要点-5(新指南);修改要点-6(新指南);修改要点-7(新指南);修改要点-8(新指南);修改要点-9(新指南);修改要点-10(新指南);二、诊断;(二)心电图表现;心跳骤停心电图;三、基础生命支持;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时限;一.判断意识;二.立即呼救;三、仰卧体位;CPR四个步骤;四、胸外心脏按压 C;确定正确胸外按压的部位;C 胸外按压;A 开放气道;●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 1、按额抬颏法 ● 2、托颌法 下颌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 1、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进行; ● 2、抢救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鼻孔; ● 3、抢救开始时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查气道开放的效果。;B 人工呼吸;B 人工呼吸;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新版);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器操作技术;简易呼吸器操作技术;气囊-面罩通气; 电除颤方案变更 研究表明,与 3 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如果 1 次电击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再进行一次电击的递增优势很小,与马上再进行一次电击相比,恢复心肺复苏可能更有价值。考虑到这一事实,再加上动物研究数据表明中断胸外按压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支持进行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的建议。 ;D、电除颤(Defibrillation );室颤三阶段的不同治疗选择;早期心脏电除颤 ;D、电除颤??Defibrillation );D、电除颤(Defibrillation );D、电除颤(Defibrillation );除颤步骤; 9.电极板紧贴胸壁. 10.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同时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11. 除颤仪放电前提醒他人“请闪开” ,操作者双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进行电击除颤。 12.一次除颤结束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2分钟后再观察心电情况) 13.若心电波形仍为室颤,则再次除颤;若恢复窦性心律,则调整除颤旋钮至监护位,擦干患者皮肤,清洁电极板,正确归位,关机。 ;四、高级生命支持( ALS);五、复苏有效指标;六、终止复苏指标;当他人需要的时候,请伸出这双手,给他复生的希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