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pdf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1种子问题
1.1.1个别品种可能存在越区种植的问题
多年出现“自老山”,气候条件好,能发挥熟期长的品种的增产优势。今年预
报的≥10℃的积温2250-2300℃,是比较高的一年,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在选择
品种上产生麻痹思想,盲目购买生育期长、产量高的品种或未经国家和黑龙江省
审定推广的品系种植,易出现贪青晚熟。
1.1.2存在着种子不包衣,白籽下地的问题
当前我市有些农户播种时白籽下地,不进行种子包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有以下三点:一是拌种时期不对,有些农户不是在播种前1-2天进行拌种,而是
现拌现播,造成播种发滞,出现下种不均和磕籽现象;二是近年来我市部分地区
地下害虫发生轻,防治与否差异不大;三是当前市场上出售的种子处理剂品种繁
多,有的就是叶面肥类的,只起营养作用,用后效果不明显。目前白籽下地的趋
势呈加重的趋势。
1.1.3存在良种良法不配套的问题
不同品种要求的密度不一样,栽培方法也不同。可是,农民在生产中不按照
品种特性配套相应的种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种植密度不合理,不管什么
品种,密度都是一个样;现在玉米种植密度过大,单条播15-18cm,全市从2012
年看,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在7-7.5万株,有的公顷密度达到10万株以上,远远超
过了品种要求密度,不能因品种、因土壤进行合理密植。二是管理不配套,比如
有些感温性强的水稻品种,苗床温度管理不当,出现高温,易造成早穗现象。三
是不管品种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都采用一个施肥水平。
1.2由于今冬雨雪集中雨雪封地,春季可能出现涝灾,出现延误大田播种进
程、影响播种质量的问题
局地有内涝出现,易造成播种延迟,特别是低洼地块要早一点做好排湿除渍
的准备,避免因低温内涝延误播期,一定要抢前抓早,适期早播,并因地制宜
采取保全苗措施,一次播种保全苗。
1.3个别病、虫、草害及药害发生较重问题
根据2013年气象预报及今年秋季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全市作物
布局、品种、栽培管理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我市病虫草害为中等偏重
发生年。预计水稻立枯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大豆灰斑病、瓜类疫病、
甜菜根腐病、甜菜心腐病、马铃薯早晚疫病等病害有偏重发生趋势;玉米螟有达
到重发生的可能,苗期地下害虫、斑须蝽蟓、跳甲、叶甲、大豆蚜、蓟马及水稻
潜叶蝇仍不可乎视;气象条件有利于杂草种子成熟及多年生繁殖器官存活,预计
局部区域农田草荒将较重发生,此外,土壤湿度大、除草剂用量大的地区,药
害现象将较普遍。
1.4存在着施肥不科学的问题
一是施肥比例不合理,没有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搭配不合理,水
稻氮、磷用量大,钾肥用量少;大豆氮肥用量大,钾肥用量少;玉米总体施肥量
不足。二是存在着施肥方法不当,只施种肥(口肥),不施底肥,肥料都施在种
下5-6厘米处,做不到全层和分层施肥,易出现前期肥害,后期脱肥现象;三是
重化肥,轻有机肥。
1.5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我市存在着水稻种子精选不到位,水稻播种跑粗走样,水稻苗床及育苗
管理不科学,如置床不松暄、种子不用盐水清选、苗床温度控制不好等等。大田
除草剂用量过大,用药时期不对,药害严重,水田整地质量差等。
1.6部分地块可能出现长残效除草剂残留药害问题
由于市场导向,我市水稻、玉米、籽用南瓜、马铃薯等高产高效作物发展迅
猛,在选择地块上空间小,进行盲目种植,会出现药害问题。所以在选择地块和
种植作物时应科学理智,调查清楚去年除草剂应用情况,确保作物安全。应用过
茎叶除草剂的大豆、玉米田改种其它作物时应谨慎,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特别是旱改水的水稻育秧田,绝对不能选在有药害的地块上,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1.7低洼地块可能出现短时涝灾问题
据气象部门预测,盛夏降水集中,短时阵性强降水次数较多,部分低洼地块
易发生短时洪涝灾害,我们要及时查田,发现有积水地块要及时挖沟排水或采用
强排措施。
2.解决的办法
根据2013年气象预测分析及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今年农业生产要坚持“抗
低温、抢春种、抗内涝、促早熟”的方针,重点要抢种抢管,做好战低温、抗旱、
抗涝、防病虫、促早熟工作。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
生产意见。
2.1选择优质适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