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考试历年题库-矿井维修电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矿井维修电工
一、填空题
1.矿井下供电及电气设备应做到“三无”,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2.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交流电源的一种等级电压在(同一频率下)变换为另一种等级电压。
3.0 kw及其以上的启动频繁的低压控制设备,应使用(真空接触器)。
4.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具有(漏电)、(过载)、(短路)、(断相保护)功能,以及停钻后电缆(不带电)的特点。
5.械磨损的三个过程是(跑合磨损)、(正常磨损)、(急剧磨损)。
6.井检漏继电器的主、辅接地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 m)。
7.爆电气设备的螺旋线嘴引入装置,拧人深度不应少于(6)扣,否则为(失爆)。
8.压传动系统由(动力部分)、 (工作机构)、 (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组成。
9.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
10.流电的三要素是(周期)、(最大值)、(初相位)。
11.压控制阀的作用是(降低系统局部压力),在系统中主要控制(阀出口压力)大小。
12.相交流电机的连接方式有(星形)和(三角形)连接。
13.滑油的作用是(减磨)、(冷却)、 (冲洗)、 (密封)、(减振)、(卸荷)、(保护)等。
14.向阀的作用是’(保持系统压力、锁紧油路)。常用形式有(普通式)、(液控式)。
15.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齐全(完整)、(无锈蚀)。
16.压、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灌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
17.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18.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算合格。
19.缆在盘圈或盘8字形时,不得(带电)作业。
20.爆电气设备不传爆的三要素是指隔爆面的(间隙)、(宽度)和(粗糙度)。
21.漏装置应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
22.下漏电有(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
23.力启动器的按钮与手柄及壳盖间的(闭锁)关系应正确可靠,并有(警告)标志。
24.爆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位置应正确,扳动(灵活),与操作轴连接牢固,无(虚)动作。
25.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紧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捏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的(外面)。
26.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27.压传动是借助于处在(密封)容积内的(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或动力。
28.轮在一个与外界基本隔绝的机体中相互啮合时称为(闭式传动)。其中,独立而封闭的齿轮传动装置称为(减速器)。
29.承的配合面上必须抹(机械油)。
30.C—1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由手摇发电机、电位器、电流互感器和(检流计)等组成。
31.岩机断水针的原因可能是(水针太长)。
32.动机的机械特性是指转速与(转矩)的关系。
33.用表一般由(表头)、测量线路和转换开关三部分组成。
34.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有铜损耗、铁损耗、(机械)损耗、附加损耗。
35.井下用车辆运送绝缘铠装电缆时,应将电缆盘成(8)字形放置在矿车或架子车上。
36.定电流(120 A)的隔爆磁力启动器型号为BQD10—120。
37.Ml2D型煤电钻由防爆电机、(减速机)、(开关)及操作系统等组成。
38.挂电缆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 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 m)。
39.式输送机输送带的传动借助于输送带与传动滚筒的(磨擦力)。
40.定电流(80 A)的隔爆磁力启动器的型号为BQD10-80。
41.用干式变压器外壳上的拖架是便于(移动)用的。
42.岩机规定使用的气压为(0.5 MPa)。
43.用在右工作面的单滚采煤机,应使用(左)旋滚筒,(逆)时针旋转。
44.用钳形电流表时,应将(单根)通电导线夹在钳口中心。
45.用橡套软电缆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十65.2℃)。
46.入装置又称进线装置,是外电路和电线或电缆进入(防爆电气设备)的过渡环节。
47.用变压器型号KSI的含义为(矿用三相油浸)。
48.下高压电动机、动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
49.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
50.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5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5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53.井供电系统可根据矿井的井田范围、矿层结构、煤层埋藏深度和涌水量的情况分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