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堰施工专项方案摘要.doc

发布:2016-04-29约1.82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 游埠枢纽及船闸工程 泄洪闸、发电厂房及附属工程 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专项论证方案-02) 审 核: 校 核: 编 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衢江婺城段航运开发游埠枢纽工程项目部 二О一四年八月十七日 目录 1.概述 1 2.编制依据 2 3.施工导流方案 4 4.围堰设计 7 5.围堰施工 14 6.主河道截流和基坑排水 21 7.施工防汛与度汛 23 8.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4 9.质量、安全与环保 25 10.机械设备配置与劳动力安排 28 11. 附图与附件 29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闸址及规模 游埠枢纽工程位于衢江与游埠溪汇合口上游约0.5km的衢江干流上,坝址上游距离龙游县城约20km,下游距离兰溪市17km,距离金华市城区约30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0919km2,年径流量114.51亿m3(扣除乌引水量)。游埠枢纽工程的开发建设以航运、发电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和灌溉等综合开发利用。该工程由泄洪闸、船闸、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4×4MW,多年平均发电量6475万kW·h。 游埠项目闸址处河床宽约500m,主河槽位于左岸,右岸为较开阔的漫滩,一般高出水面1.0m~3.0m。 导流建筑物为5级,电站厂房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采用全年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150m3/s。泄洪闸导流设计洪水标准采用非汛期5年一遇,其洪峰流量为3800m3/s。 1.1.2现场面貌 一期泄洪闸上下游围堰、厂房上下游围堰以及一期纵向围堰已施工完成,形成一期基坑,CSG贫胶渣粒料碾压混凝土围堰上下游各形成部分,约完成总量60%。二期纵向围堰垫层已全部完成,厂房混凝土纵向围堰拦砂坎段及下游段垫层已浇筑完毕,其余部分正在开挖。 1.1.3工期 游埠项目施工期40个月,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共分2期。 1.1.4合同范围及主要建筑物 合同范围主要为1)泄洪闸、发电厂房、上下游河道整治、管理区回填等主体工程土建工程;2)施工临时工程;3)泄洪闸、发电厂的金属结构安装。 主要建筑物:泄洪闸共24孔×14m(净宽);发电厂房位于左岸、泄洪闸右侧,主厂房宽65.3m;电站进水口上游需改建约200m的防洪堤,尾水渠下游需改建长约380m的防洪堤,与原有防洪堤衔接;枢纽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道进行整治;管理区采用开挖土石方回填至高程41.5m。 1.1.5本专项施工范围 一期围右岸电站厂房及右侧10孔泄洪闸,由左岸束窄河床(导流明渠)导流,施工期包含2个枯水期;二期围左河道14孔泄洪闸,利用已建成的10孔泄洪闸导流,施工期包含第3个枯水期。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2.1水文气象状况 游埠枢纽工程地处衢江干流下游段,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0919km2。 据兰溪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7.6℃,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8.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65天年日照时数哟2000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NNE,最大风速为18m/s。 据龙游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38.9℃(发生在1978年7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11.4℃(在1977年1月6日);多年平均水汽压17.2hpa,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水量1631.7 mm;年平均风速3.0m/s,最大风速15.0 m/s,相应风向为WSW。 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成因为梅雨,由台风和热带风暴引发的暴雨洪水次数较少。枢纽坝址分期洪水各设计频率洪峰流量值见表1-1。 表1-1 闸址分期洪水各设计频率洪峰流量 单位:m3/s 分期频率(%) 非汛期 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 台汛期 7月16日~10月15日 年最大 4月16日~7月15日 P=5% 5510 4870 11440 P=10% 4670 3610 9810 P=20% 3800 2490 8150 P=33.3% 3150 1790 / 1.2.2地形地貌 枢纽区河谷开阔,河床宽约500m,江心洲及漫滩发育,两岸一级阶地地面高程一般34.2m~37.9m。主河槽位于左岸,右岸为较开阔的漫滩,一般高出水面1.0m~3.0m,由于长期采砂,滩面高低不平,局部形成深塘。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水电基本建设工程防汛管理暂行条例》;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游埠枢纽及船闸工程泄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