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社区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个别与一般相结合 3、切忌情感偏移,避免主管臆断 4、言语审慎 5、社会性原则 6、发展的原则 7、综合原则 8、保密原则 五、社区心理咨询的实施程序 1、收集资料 2、资料的分析与诊断 3、拟定咨询方案 4、咨询方案的实施 * 第三章 社区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亦称精神卫生。 包括心理障碍的防治和心理健康的促进。 二、开展社区心理卫生的意义 一)心理卫生问题的普遍性 二)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三)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心理卫生 三、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1、研究个体与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2、研究并揭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3、研究特殊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保健措施 4、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以及咨询服务活动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包括心、身两个方面 人具有生物、社会两个属性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识和评价 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马斯洛和密特尔曼: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张人俊: 认知健全适应 情感饱满适度 意志坚强可控 个性和谐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 无心理异常 三、自我心理保健 一)正确认识心理疾病 1、心理的正常与异常并没有质的差别 2、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 3、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4、患有心理疾病并非耻辱 二)积极培养个人的心理健康 1、自知与自爱 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3、劳逸结合 4、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5、适量的体育活动 第三节 社区个体心理保健 一、孕期心理保健与胎教 1、孕期心理对胎儿的影响 与妊娠期和分娩时的并发症有关 影响胎儿躯体与大脑发育 出生后社会适应能力差,学习困难 2、孕期生理心理保健 充分合理的营养 生活舒适而规律,劳逸结合 避免感染 防止毒物接触及放射线照射,勿滥用药物,禁烟忌酒 正确认识怀孕,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定期产前检查 3、常用胎教方法: 让胎儿听音乐 与胎儿进行情感通话 给胎儿做体操 二、婴儿期心理保健 1、生理心理特点 胎儿离开母体独立生理活动 生理心理迅速发育 2、心理卫生问题 充分的营养 一定的爱抚 充足的睡眠 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 3、心理保健内容 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营养充足 保证充分的睡眠 增强母子情感交流 注重孩子行走、说话以及生活习惯的训练 促进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 三、幼儿期心理保健 1、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依赖行为与退缩行为 口吃或口齿不清 2、心理保健要点 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行为和个性塑造,强化儿童言语发展,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四、学龄前期心理保健 1、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吮指、咬指甲 遗尿 神经性呕吐 拒绝去幼儿园 2、心理保健要点: 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 多做游戏 鼓励孩子与其他儿童和睦相处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与错误 注意早期教育,开发儿童智力 五、学龄期心理保健 1、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多动症 儿童品行问题 儿童抽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症 儿童精神病 2、心理卫生的重点: 做好儿童入校准备 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动机与态度 指导他们遵循融洽相处,相互帮助等集体生活规范 组织好课外活动 六、青少年期的心理保健 人生最危险的时期 心理保健重点: 适当的性知识教育 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恋爱观 父母应在多方面尊重子女 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和人格 七、中年更年期的心理保健 社会、家庭压力大 缓解压力,培养兴趣,劳逸结合 八、老年期心理健康 空巢期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注重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等养生之道 第四节 社区群体心理保健 一、家庭心理保健 1、夫妻关系失调 2、子女教育问题 二、职业群体心理保健 三、学校心理保健 第五节 社区心理卫生咨询 一、概念 心理咨询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帮助咨询对象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挖掘其本身潜在的能力,改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解脱心理上的哭闹,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其主动调节与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二、社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心理科学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心理医生的认知及行为活动,或借助于某种治疗一起,来改善或消除病理心理状态和因此产生的躯体症状,使个体与环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