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建管处)详解.doc

发布:2016-05-24约1.57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水库工程 防洪度汛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县***水库工程项目部 2015年10月15日 防洪度汛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 5114-2000 (3)《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 5397-2007 (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12 (5)《防洪标准》GB50201-1994 (6)施工合同及相技术要求,经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二、 工程地势与洪水情况: ***水库位于东**北麓、***出山口上游约2km处,总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测区南部为高山区,测区为中低山区,到测区北面过渡为丘陵及洪积平原区。山脉总体走向呈东西向延伸,并呈带状排列,显示出明显的阶梯状。 ***洪水一般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洪水一般以中、低山带积雪消融洪水或积雪消融水与降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型洪水为主;夏季洪水主要由暴雨或暴雨与高山冰雪融水叠加后形成的洪水为主。 (1)发生暴雨的时间通常在夏季6、7、8三个月里,常常是较高气温持续数日,然后大雨不断。 (2)由于山地抬升效应,常见暴雨以中高山带为中心。 (3)局地暴雨历时短而强度大。采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出设计洪水过程线制时段的洪量分别按不同的倍比进行放大此法在放大典型过程时,洪峰和各控使放大后的洪峰及各控制时段内的洪量均为同一设计频率的数值。 三、 工程水文与气象情况 (1)气象 多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32.9℃,多年平均风速3.4m/s。多年平均降水量595.0mm,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5~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8.2%;最大月降水量发生在7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6.1%;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76.9mm,最大年蒸发量为1914.3mm。 由于***流域没有气象站点,现以邻近的区域代表站***水文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对这一区域气象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32.9℃,年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之间。一年当中月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月份长达5个月之久,一般在11月到次年的3月,多年平均风速3.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9.0m/s,风向以南风居多。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水文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95.0mm,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5~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8.2%;最大月降水量发生在7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6.1%;最小月降水量发生在1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3%。 根据***水文站20cm口径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76.9 mm;最大年蒸发量为1914.3mm,出现在1965年,最小年蒸发量为1153.1mm,出现在1999年,最大年与最小年蒸发量比值约为1.7倍;年内最大月蒸发量为8月,约占全年蒸发量的14.8%,最小月蒸发量为1月,约占全年蒸发量的2.0%。***水文站各气象要素统计见表2.2-1。 表2.2-1***水文站气象特征值一览表 项 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平均气温(℃) -11.9 -10.2 -3.9 5.1 11.3 15.6 17.3 降水量(mm) 7.7 10.0 23.5 62.5 86.3 90.9 95.7 20cm口径蒸发量(mm) 29.0 35.5 65.3 142.8 203.0 209.8 208.8 项 目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 年 平均气温(℃) 16.1 11.0 3.6 -3.9 -9.5 3.4 降水量(mm) 73.2 69.5 41.4 22.4 11.9 595.0 20cm口径蒸发量(mm) 219.2 177.1 106.6 48.7 31.2 1476.9 注:平均气温1961-2007年、降水量为1960-2007年、蒸发量为1958-1961、1963-1966、1975-2007年。 (2)径流 、***渠首站有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分析计算后推荐***水库坝址处设计年径流量成果具体见下表。 1.2-1***水库坝址处设计年径流量推荐成果表 均值 (104m3)    设计年径流量(104m3 )   p=20% p=50% p=75% p=90% p=9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