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富硒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86例.doc

发布:2017-06-02约1.4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富硒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86例 吴逸芝 ,梁忍霞 ,刘 浩 ,王楠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笔者用中成药富硒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8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86例均为本院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6~46岁,平均(34.16±4.20)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6个月、平均(4.18±2.69)年,肝郁湿滞型42例、肝肾阴亏型28例、脾肾阳虚型l6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 。 辨证标准:① 肝郁湿滞型:面部黄褐斑色淡,多呈地图样,不均匀,伴月经失调,经前斑色加深,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神疲乏力,脘腹胀闷,舌苔薄白稍腻,脉弦滑。② 肝。肾阴亏型:面部深褐或黑褐斑片状如蝴蝶、边界尚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月经先期,舌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③脾肾阳虚型:白色 白,黄褐色淡,斑色隐隐,边界不清,畏寒肢冷,久泄久痢,面浮肢肿,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纳入标准:① 面部淡褐色或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 无明显自觉症状。③ 女性多发于青春后期。④ 病发可有季节性,常见夏重冬轻。⑤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及随访。⑥ 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 不符合纳入诊断标准;② 各科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2 治疗方法 内调:肝郁湿滞型治宜疏肝理气、醒脾化湿,药用柴胡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0g,薏苡仁30g,白鲜皮10g。肝肾阴亏型治宜滋补肝肾,用富硒六味地黄丸。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化瘀祛斑,药用仙茅12g,仙灵脾12g,巴戟天10g,菟丝子12g,鸡血藤18g,肉苁蓉10g。制水丸,每日3次,每次服10g,每服20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组制定《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断标准(2003年修订稿)》。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 以上,颜色基本消失,评分法计算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符号消退60% 以上,颜色明显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 ,颜色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 以下,颜色变不明显,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小于等于0。 评分方法和标准:皮肤面积评分,0分为无皮损,1分为皮损面积小于2em ,2分为皮损面损2~4cm ,3分为皮损面积大于4cm 。 皮损颜色评分:0分为正常,1分为淡褐色,2分为褐色,3分为深褐色。 总积分=面积积分+颜色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面积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4 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46例(53.49%),显效26例(30.23%),有效12例(13.96%),无效2例(2.32%),总有效率97.68% 。 5 体会 黄褐斑是后天性、对称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经期、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人体内黄体酮的分泌增加引起色斑加重,某些药物成分刺激改变荷尔蒙的分泌,如长期服避孕药。另外,盆腔炎、子宫肌瘤、甲状腺分泌紊乱、便秘等因素引起人体内分泌失常,紫外线照射、情志失调、睡眠不足、长期外用含铅汞等化学金属成分护肤品。 本病属中医“黧黑斑”、“肝斑”、“蝴蝶斑”范畴。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用中成药富硒六味地黄丸具有滋养肝肾、调节内分泌、养颜美容之功效,故有很好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