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碳交通理念下大城市交通拥堵及对策研究.ppt

发布:2017-11-13约2.23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碳交通理念下大城市 交通拥堵及对策研究 论文研究背景 据统计,近5年来交通行业能耗占世界总能耗的20%以上,成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同理念,英美等许多国家将低碳交通作为低碳经济转型的重点领域。在资源短缺而且能耗高、环境污染代价高等背景下,提出低碳交通的理念,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迫切要求。 论文研究方案 交通系统涉及因素 低碳交通的定义 指在低碳交通制度的管制下,运用各种低碳能源和节能型运输工具,推行不耗能或者微量耗能的社会交通如自行车、步行等形式,以实现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交通的特征与内涵 低碳化 低污染 重减排 体系化 低碳交通体系的主要内容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战略、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使用高效燃料及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 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等低碳交通方式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不收费停车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等 低碳交通方式 步行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 常规公交 快速公交(BRT) 轨道交通方式(地铁、轻轨) 新能源小汽车 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TOD) 较短的出行距离 出行转移到地铁等大容量、低排放的公共交通方式 抽疏城市中心区,缓解中心区 完善公交网络,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改善慢行交通环境 慢行交通 指一种有序的引导居民从依赖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方式的出行,以达到遏制城市资源浪费,减少小汽车出行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无缝有效衔接的交通模式。 大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大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之一 供需矛盾 “十一五”时期,上海汽车拥有量以每年10万辆以上的速度递增,尤其是私人机动车,从2005年的40.7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71.7万辆,增幅为76.2%,近两年增长更快。巨大而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使得现有道路设施不堪重负。 大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之二 交通结构不合理,公交分担率低 国外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基本都在60%以上,东京甚至接近90%,然而我国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40%以下。城市公交体系服务水平偏低等因素使得居民抛弃公共交通而选择小汽车等私人交通工具,从而加剧了路车矛盾。 低碳交通理念下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优化公交体系 交通需求管理 相关配套措施 低碳交通理念下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优化公交体系 交通需求管理 相关配套措施 低碳交通理念下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优化公交体系 交通需求管理 相关配套措施 低碳交通理念下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优化公交体系 交通需求管理 相关配套措施 拥 挤 收 费 指对小汽车在高峰拥堵时段使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和停车场收取额外费用的措施。这种收费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疏散交通量,减少繁忙时段和繁忙路段上的交通负荷,同时还可以促进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系统从而抑制私人小汽车交通量的增加,促进小汽车的有效利用。 实 例 分 析 ——以武汉为例 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获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龙头,武汉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实现运输节能、低碳化,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武汉市交通现状分析 需求增长超过交通供给 过江交通拥堵严重 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不够 武汉市交通拥堵对策分析 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建设快速公交BRT 完善常规公交网络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优化慢行交通体系 结 语 公交体系不发达与供需矛盾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在低碳交通的理念下,首先应构建层次分明、搭配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时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合理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三是鼓励步行、自有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完善慢行交通环境,健全换乘体系。 城市交通涉及到经济发展、城市形态、功能布局、政策措施、市民理念等诸多方面,应该统筹兼顾,系统性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谢谢! * 低碳交通 理论研究 武汉为例 实例分析 城市拥堵现状研究 低碳交通理念下交通拥堵对策研究 提出背景 体系构成 概念特征 现状 原因分析 契合点 经济发展 城市形态 功能布局 市民理念 政策措施 交通 系统 交通需求管理 低碳交通措施 交通结构优化 低碳技术应用 城市规划设计 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TOD) 紧凑城市与高密度小街区 建立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 限制无节制的弹性需求,使“控制拥有”向“控制使用”转变;进一步完善车牌拍卖、拥挤收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