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稿最新.docx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稿最新
友爱的老师们,友爱的同学们: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一个好的家风就犹如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家族的品性一样。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这种习性。一个家庭,假如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距,那么就谈不上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相处。
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有时候有什么样的家风和习惯,往往就会让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许多人都会厌恶你,而且你给他的印象肯定是差评。当然,假如你是干净美丽的人,你会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们家,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宽容,宽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当别人无意中踩到了你,应当说一声“没关系”。当别人不当心弄坏了你东西,这时你应当付之一笑。在这些小事上,你要学会宽容。每次对别人的宽容,都会使自己和别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古时候慈禧太后在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杀了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怎会不遭人唾弃呢?
我觉得,只要认真观看和留心一下,我们就能发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是能以宽容对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们的欢迎的人。而且在人与人交往中,有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无恶意的,我们就应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假如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供应改过的机会。我们应当本着“和为贵”的精神,绝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他人考虑,既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当然还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成天游手好闲,大肆花钱,然而大多数用的都是父母的钱。
有时候,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有人认为,一个人铺张一点不算什么?一个家庭,铺张一点也没有什么,甚至一个工厂铺张一点也不会影响大局。假如世界上的人无时无刻都在铺张,那么也不算什么吗?
现在的很多人经常哀叹中国为什么富不起来。这当中缘由当然许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不知节俭。
小时候,我们都会背诵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长辈们都用这首诗告知我们。千万不要铺张粮食,要敬重农夫伯伯的劳动。但是现在的我们都长大了,可是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遗忘了节俭的意义。
然而在我们家里,看起来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龙头的水“哗哗哗”的流着水,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水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他们却不知淡水资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里的贫困孩子,他们能省就省,他们可能常常吃不饱饭,也有可能连学都上不了,所以现在的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有一条就是“尚俭”。它的意思就是崇尚节俭,乐于节俭,甘于节俭,把节俭这件事当做是“甘之如饴”的乐事。我们崇尚节俭,反对浪费,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敬重也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敬重。
然而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则是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个家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社会中,家风是社会的新面孔;在国家里,家风是整个国家的尊严和传承。所以我们要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