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3月模拟考试德州市一模.doc

发布:2017-01-17约4.1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州市高中三年级模拟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2014.3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卷(选择题 共l07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2 :16 Na:23 C1:35.5 Fe:56 Cu:64 Zn:65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 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和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大于(M+m)g 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m)gcos 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tan D.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cota 16.有a、、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6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h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5:9,副线圈接有一灯泡L和一电阻箱R,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4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为36V B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A C.当电阻R增大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D.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V 18.如图所示,分别在M、N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和q(Qq),以MN连线的中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将某正电荷从C点移到点,电场力做负功 D.将某正电荷从O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 19.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物体的质量为5kg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F做的功 20.如图所示,一定滑轮上绕有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3m的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EF,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0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端QF处,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当重物下降h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而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电阻中的感应电流方向QF B.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 C.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重物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D.若将重物下降h时的时刻记作t,速度记为0,从此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使金属杆中恰好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 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个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物理、l个化学和l个生物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l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必做部分】 21.(18分)(1)(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①实验需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则除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