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并发症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生率 来自SCI后为1-7% 美国每年发病率约60万,1/3死亡 病因 DVT血栓脱落:DE是DVT的合并症 心脏病:为最常见原因 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绒癌 妊娠和分娩 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重者突然死亡 觉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咯血表明有肺梗塞发生 体征呼吸增快、紫绀、肺部可有罗音或哮鸣音 心动过速,心前区可听到杂音 中度发热(40%) 可伴有DVT的症状与体征 治疗 吸氧 纠正心衰 解除支气管痉挛 溶栓治疗 全国多中心方案:尿激酶2万u/Kg体重+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 法安明(低分子肝素)5000u ,皮下注射×7天 华法令2.5mg,口服每天三次,根据PT和KPTT时间后2.5mg维持3月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考虑肺血栓切除术、下腔静脉阻断术 麻痹性肠梗阻 临床症状: 腹部高度鼓胀 数日未解大便 无腹痛(T10以上) 严重者有心率血压的改变 体征: 肠鸣音早期亢进,后期消失 可以触及粪块 处理: 掏出直肠及结肠内大量粪块 改变饮食结构 加大饮水量 定期大便排空 大便软化剂的应用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第三部分 发生在高位SCI的并发症 发生率低 进餐后上腹慢性绞痛,伴饱胀不适,嗳气恶心呕吐。呕吐发生在餐后2-3小时,吐后症状缓解。 呕吐站立或坐位诱发,仰卧或侧卧减轻 原因系肠系膜上动脉分出部位过低,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狭窄、 内脏下垂牵拉肠系膜。 钡餐见钡剂在十二指肠横部受阻,不易进入空肠。 少吃多餐,餐后俯卧位或侧卧位,手法上推腹部脏器。 保守治疗无效手术 消化性溃疡 为什么会发生? 脊髓损伤患者可出现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发生胃的应激性溃疡和出血。由于脊髓损伤后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丧失,应激性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的诊断都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腹胀、恶心、特别是呕吐或胃肠减压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或黑色大便,提示应激性溃疡 临床症状: 腹痛 食欲不振 出血 治疗: 抗酸药物 洛赛克等 粘膜保护剂 达喜等 停用相关药物 1)留置胃管持续减压,可防止胃扩张 清除胃酸和积血 了解出血情况 2)? 冰盐水或血管收缩剂等洗胃,可使粘膜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3)? 静脉用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加压素等) 呼吸衰竭 发生在C4及其以上节段 呼吸肌肉麻痹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 Pa O2低于60mmHg,合并呼吸道阻塞是PaCO2高于50mmHg 在20世纪50年代,颈椎髓损伤死亡率几乎达到100% 处理 气管切开(1)上颈椎损伤: (2)出现呼吸衰竭者: (3)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4)已有窒息者。 呼吸机辅助呼吸 吸痰 体位排痰 呼吸道感染 原因 咳嗽无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气道的痰液 早期激素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患者气道防御能力下降 大量痰液或脓痰成为细菌的培养基 症状: 咳痰 发热 肺部罗音 CT 处理 辅助咳嗽训练 体位排痰 化痰药物 物理治疗 抗生素的应用 骨化性肌炎 指在通常无骨部位的软组织中形成骨组织, 在脊髓损伤后发生率为16%~58%。 发病机制不明,普遍认为来自骨髓细胞的化生(metaphasia)或肌肉结缔组织局部中胚叶和内胚叶细胞的化生。 好发部位依次为髋、膝、肩、肘。发病多在伤后1~4个月内,通常发生在损伤水平以下。 局部多有炎症反应,伴全身低热。 症状 软组织中见包块(下肢大关节周围出现肿胀和发热 ) 在关节处可以影响关节活动 拍片可见高密度影 血CPK 高(碱性磷酸酶 ) 原因 HO的病因不清楚。可能的观点是组织氧合作用的降低或一些未知的因素导致了多元潜在连接组织细胞的变化,在连接组织层面之间形成新骨。受累区的损伤则是另一可能性,但未被临床证实 鉴别诊断: 血肿 感染 骨折和肿瘤等 深静脉血栓 治疗 羟乙二磷酸二钠可有效地限制骨化的程度,200mg/kg每天,连续2周,然后10mg/kg每天。该药治疗的最佳疗程12周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可用于非SCI情况 HO术后的预防 手术 手术的指征是HO严重影响了ROM 手术时机最好是HO触之感到成熟后进行 物理治疗 超声波 1.0 W/CM2,10MIN,QD 推拿治疗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SCI后骨无机物丢失的废用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为成骨功能小于破骨功能 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病理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频度增大为特征,以骨痛、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退行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