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2016》.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L/T 645—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Multi-function watt-hour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8-02-10 批准 1998-06-01 实施
前 言
制定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
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标准的编写参照了国际标准 IEC 关于本地和总线数据通信的有关内容,同时结合我国
电力系统多功能电能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信息量的确定是以电力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
为依据。
本标准,物理层采用了 IEC1107 中的光学接口部分,同时吸收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
普遍采用的RS-485 标准串行电气接口和调制型红外光接口;链路层中的字节格式、帧格式
参照IEC1142 中的有关内容;树状结构的数据信息编码格式参考IEC1107 有关内容;数据
域传输时采用余3 编码原则;在数据分组、标识编码方面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快捷方便,兼顾
了信息的可扩充性。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费率装置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
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 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安生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电力工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金英、鲁国才、张雁、徐民、卢兴远、吴维一。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电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
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
用技术规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3453—199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GB/T9387—1995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IEC1107—1996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直接本地数据交换
IEC1142—1993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本地总线数据交换
ITU—TV.24—1993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
ITU—TV.28—1993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
义表
3 术语
3.1 费率装置 tariff device
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 手持单元(HHU) hand-held unit
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 数据终端设备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 直接本地数据交换 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
一个费率装置与一个手持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图 1 读数头的结构(单位:mm)
(a)元件布置;(b)各部件尺寸
3.5 本地总线数据交换 local bu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