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交流经验共同成长.doc

发布:2025-02-06约1.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今天我就我自身的体验与大家交流三点自己的思考。

一、学会“爱”学生。

孩子天生是被关爱、被呵护的。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我本人就是个特别爱孩子的人,我爱他们那双澄澈的眼睛,爱他们那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当我看到孩子们那双充满期待和崇拜的眼神时,我的心就完全融化了,我从心底爱这群有金子般心灵的孩子们。我相信每一位老师也都“爱”自己的学生,只是有时候我们的“爱”不会被孩子理解,不被孩子接受。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会表达“爱”,让孩子明白你的“爱”。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每当我的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有有关爱的题材的习作要求,我的两个孩子就会都选择写母爱。我就非常纳闷地问两个孩子:“难道爷爷、奶奶、爸爸对你们不够爱吗?”然后两个孩子当时都愣了,想了一会儿,我记得我儿子忽闪着眼睛认真地说:“几乎没有”,我当时很震惊。其实在生活中,我觉得我老公对我的孩子的付出更多,可为什么孩子却没有感受到这个过程中父亲的爱,这个事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思考。我们恰如其分的去表达自己的辛苦、自己的付出、甚至有时候是自己的无奈的同时,我想我们的孩子才能懂我们,才能懂生活。我相信孩子在写作的时候也有了丰富的素材。勇敢地表达“爱”的同时,我们与亲人之间、与学生之间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如果孩子爱上你,孩子也会爱上你的语文课,孩子们更会与你一起成就你的事业。

二、阅读指导重于阅读内容。

现在流行一句话“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题在语文考试中,被称为永远没有满分的题型,所以做阅读题令所有人头疼。我一直在绞尽脑汁想弄出一套做阅读题的巧妙方法,但变化莫测的阅读题让我也着实头疼。我在讲阅读题的时候,首先,遵循先“破题”,然后再引领学生去琢磨“题目”找到题目的“题眼”。第二个步骤呢,就是在做阅读的时候,自己编一些简单易行的阅读顺口溜,有一个最简单的顺口溜:“第一段、末一段、每一段的第一句”。用这个顺口溜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把握课文全局。当然,不是所有的阅读题,这个顺口溜都适用,但是写景、状物的阅读题运用这个顺口溜还是可以做得得心应手。我们有老师可能不赞成我的这种粗线条做法,但我觉得这方法还挺管用的。我们如果要求学生全文仔细阅读,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掌握全文的脉络起干扰作用,弊大于利。所以我建议大家寻找一套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比详细琢磨短文内容更适用,这样可以降低孩子们做阅读题的难度。”一句话“阅读指导重于阅读内容”。

三、搬习作中的“绊脚石”。

习作是语文的重头戏,赢了写作也就赢了语文。习作课上,我首先要求孩子们“审题裁”,然后找出习作的“题眼”,只有找准“题眼”写作时才不容易跑题。接下来是“审重点“、“定对象”、“选角度”。

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我首先要求我的学生“审题裁”,确定题材是属于写景、写事、还是状物的;第二则是是让学生学会“审重点”,重点是“我“、“心爱”还是“物”让孩子们从这三个选项中选出这一篇作文的题眼;第三是“定对象”可以给学生列举,老师为我修改过的作文本、同学给我的生日礼物、妈妈为我织的毛衣······

第四“选角度”让学生先介绍这个礼物的来历,描绘它的形状颜色用途,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解释,为什么喜欢这个物品,以及爱他的表现,围绕这一心爱之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事情中渗透着自己对礼物的喜爱思想思想感情······引领学生从迷茫中渐渐将写作的思路条理、清晰起来。

我们班的日记作业,我曾尝试让学生把写的事或物打印成图片或用自己画漫画的形式贴或画在日记本中,我这样为的是加深孩子们对过程的感受,增强孩子们表达的欲望,这种作业不仅受学生的欢迎,也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