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建筑面积的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一节 建筑面积的计算 第一节 建筑面积的计算 第一节 建筑面积的计算 第一节 建筑面积的计算(实例)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三节 预算工程量计算实例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二节 工程量的计算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第三节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七.工料单价法与综合单价法的优缺点 八、综合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1.熟悉施工图纸 2.了解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3.熟悉计价表 4.列出工程项目 5.计算工程量(见P128~P142) 6.编制预算表(见P143~P156) 1)直接套用综合单价(例P117) 2)换算综合单价(例P118) 例题:某工程水池用1:2防水砂浆刮底厚12mm,1:2防水砂浆抹面层厚8mm,求综合单价。 3)编制补充综合单价 当不允许换算时,如何编制补充综合单价? 7.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8.工料分析 9.进行价差调整 10.计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1)措施项目费=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总和×费率 2)其他项目费、规费、材料价差、税金按有关规定计算 3)预算造价=∑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材 差+税金 * * 一、建筑面积的基本概念 1.建筑面积的定义 指建筑物各层水平平面面积之和,即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2.建筑面积的组成 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二、建筑面积的作用 1.是控制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施工图设计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的5%)。 2.是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 3.是计算有关分项工程量的依据。 4.是选择概算指标和编制概算的主要依据。 5.是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6.是物业管理费和房屋公摊维修费的计算基础。 三、建筑面积的名词术语 层高、自然层、架空层、挑廊、檐廊、回廊、门斗、通道、勒脚、围护结构、落地橱窗、地下室、半地下室、飘窗、变形缝、骑楼、过街楼。(见P77) 四、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规定 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将建筑面积的计算划分为“全部计算建筑面积、部分计算建筑面积和不计算建筑面积”三部分。 1.建筑物中应全部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见P78) 2.建筑物中只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见P79) 3.建筑物中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见P80) 1.某单层建筑的一层平面如下图,计算该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一、工程量计算的依据与步骤 1.工程量的含义 指建筑与装饰工程各个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实物数量。 2.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或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4)工程量计算规则 3.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施工顺序计算法 土方、基础、墙体、脚手架、地面、楼面、屋面、门窗、抹灰、油漆、玻璃 ②按定额顺序计算法 按照预算定额上的分章或分部分项工程顺序来计算工程量。 2)单个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顺时针方向计算法(自左向右、自上而下) ②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法 ③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法 4.计算工程量的注意事项 1)必须口径一致(P90) 2)必须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3)必须按图纸计算 4)必须列出计算式 5)必须计量单位一致 6)力求分层分段计算 7)必须注意统筹计算 二、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原理 1.利用基数“线”或“面”连续计算 1)“线”是指外墙和内墙的中心线和外边线。 “线”分三条:外墙中心线L中=L外-墙厚×4 内墙净长线L内=所有内墙净长度之和 外墙外边线L外=外墙周长之和 与“线”有关的计算项目: ①外墙中心线—外墙基挖地槽、基础垫层、基础砌筑、墙基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