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立中正大学九十学年度学士班二年级转学生招生 - 中正大学成教系.doc

发布:2017-08-16约8.6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立中正大學九十學年度學士班二年級轉學生招生考試試題 學系別: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科目:成人教育導論 以下共有十題,每題各占i0分,請簡單說明之,答題時題目可以不抄,但請註明題號。 一、試說明成人學習與兒童學習在特性上有何不同? 二、請說明成人教育的意義與範園? 三、依您個人看法,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終生學習的素養? 四、網路學習對成人教育的推動有什麼影響? 五、請問教育與學習有何不同? 六、何謂成人基本教育?國內有什麼具體作法? 七、試問成人教育的工作人員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知能? 心、就您所知,目前國內最需要加強的成人教育工作是什麼? 九、請舉出一個您熟悉的成人教育機構,並說明其所推展的成人教育活動? 十、請說明成人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國立中正大學九十學年度學士班二年級轉學生招生 學系別: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科目:終生學習 以下共有十題,每題各占1 0分,請簡單說明之,答題時題目可以不抄,但請著名題號 一、試說明終生學習的涵義與特性為何? 二、請說明個人如何成為終生學習的實踐者? 三、您認為我國應該從哪些方面推動終生學習? 四、請闡述「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的意義,並說明您個人對這句話的看法 五、請問現代的學習與傳統的學習在觀念與作法上有何不同? 六、何謂學習社會?學習社會有什麼特徵? 七、請問高齡化社會的意義為何?其與終生學習的關係又如何? 八、什麼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有哪些特徵? 九、就您所知,目前國內正在推展哪些終生學習的活動? 十、請說明終生學習與個人的生涯規劃有什麼關條? 國立中正大學九十學年度學士班二年級轉學 生招生考試試題 共同科目:國文 一、選擇題 注意事項: (一)佔三十分,每小題三分,答錯不倒扣。 (二)選擇題答案必須標明題號,寫在答案卷上,否則不予計分。 1、「薏以明珠」是:(1)比喻誣陷他人納賄。(2)比喻最美好的藝術品。(3)比喻人行事隱匿說話不實。(4)讚揚積德流芳。 2、以下那一句成語是用以比喻徒具虛名卻無實際用途:(1)南腔北調。(2)南金東箭。(3)南箕北斗。(4)南極星輝。 3、形容有話必欲一吐為快,我們說:(1)骨梗在喉。(2)骨鯁在喉。(3)骨綆在喉。(4)骨哽在喉。 4、世稱李賀為「鬼才詩人」是因為其詩具有「幽冷奇駭」的風格,請你據此風格判選下面那一組詩句,乃出自李賀的手筆: (1)春盡燕山雪尚飛。故鄉雖好不思歸。(2)塞上胭脂凝夜紫。嗷嗷鬼母秋郊哭。(3)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4)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5、「香煙輕口瓶中柳,燈影紅口座上蓮」這是一幅尚未完成的對聯,請依音韻對仗原則,在下列中選擇合於格律的適當組字: (1)繞、啟。(2)揚、觸。(3)鎖、浮。(4)撫、倚。 6、〈詩經〉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運用了什麼修辭法:(1)轉化。(2)映襯。(3)層遲。(4)類疊。 7、下面那組詩句,用了倒裝法:(1)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2)聽蟬蟬響急,思卿卿別情。(3)竹喧歸j完女,蓮動下漁舟。 (4)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8、以下是朱自清先生說過的一段話:「有一天,我和一位新同事閒談,我偶然問道:你第一次上課,講些什麼?」他笑著回答:r我古今中外了一個小時』。」請問劃線的句子,採用了什麼修辭法?(1)夸飾。(2)譬喻。(3)轉品。(4)象徵。 9、「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鏽出幾辦桃花/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徽菌給他蒸出些雲霞。」這是民國初年間一多的詩,以下那個詩題,最貼近上述詩句的意象經營:(1)棄婦。(2)葬禮。(3)雨巷。(4)死水。 10、「戀人之口/黑而且美/十一月,獅子座的流星的」。這是詩人紀弦的一首情詩,請循意象營造的線索,判選□中的字,最有可能是下列那一個?(1)腎。(2)目。(3)髮。(4)腎。 二、作文 注意事項: (一)佔七十分。 (二)請橫式書寫。 提示:一位美國女詩人曾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無論是優美散文、靈動詩篇、感人小說、勵志小品、名人傳記、哲理經典、宗教聖籍......乃至圖錄畫冊、園藝食譜......等,作為讀者的我們,一旦開啟了閱讀的心眼,便能將自己帶往一個獨特的經驗領域,也為人生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請以「一段深刻的閱讀經驗」為題,撰寫一篇文章。 THE TEST NCLUDES 4PARTS.PLEASE WRITE YOUR ANSWERS ON ANSWER、SHEET PROVIDED. SECTION 1 SPELLING-Choose the right spelling-(20%)(l point for each) 1 a) irresistible b)irresistable 2 a) 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