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灰铸铁金相检验》解读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铸造标准
国家标准《灰铸铁金相检验》解读
1,2 3
洪晓先 ,杨 力
(1.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湖北十堰 442001;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湖北十堰 442001;
3.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437)
1 标准的历史概况
的效果,符合国内表达、理解和应用习惯。
灰铸铁是指金相组织中石墨呈片状的铸铁。灰铸 受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托,由上海材
铁具有优良的铸造工艺性,断屑性好,适合高速切削; 料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负责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炉料要求相对宽松,熔化温度较低,生产简便、成本 参加起草单位有东南大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
低;减震性、减摩性好,抗压强度高等特点,适合铸造 研究所、一汽铸造有限公司等。
薄壁、复杂铸件;故在铸造材料中的用量最大。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
我国最早的灰铸铁金相检验标准是JB 2264— 于2008年4月在昆明市召开《灰铸铁金相检验》审查
1978《灰铸铁金相》,该标准将石墨形状按特征分为 会。根据审查会提出的修改意见,起草工作组对标准
A型石墨:片状石墨均匀分布;B型石墨:片状与点 送审稿再次进行了修改后形成报批稿。于2008年底报
状石墨聚集成菊花状;C型石墨:部分带尖角块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粗大片状初生石墨及小片状石墨;D型石墨:点状
和片状枝晶间石墨呈无向分布;E型石墨:短小片状 2 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
枝晶间石墨呈有方向分布;F型石墨:星状(或蜘蛛 2.1 等同采用ISO 945:2008标准,保留GB/T
状)与短片状石墨混合均匀分布。石墨长度按ASTM 7216-1987的基体评级图
标准分为八级。 一直以来,我国根据铸铁的石墨形态及工艺不
1987年在JB 2264—1978《灰铸铁金相》的基础 同划分铸铁的检验标准,每个检验标准划分较细,标
上制定了GB/T 7216—1987《灰铸铁金相》国家标 准中既有和国际标准一致的石墨形态和分布,石墨大
准。在石墨分类和石墨特征描述方面没有变化,还是 小尺寸,也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显微组织评级图。而目
沿用了JB 2264—1978的内容。20多年来,《灰铸铁 前国际及国外标准关于铸铁的金相检验所涵盖的内容
金相》国家标准在灰铸铁检验中成为评定、对比的权 是所有铸铁件,这些标准中仅对石墨的形态和分布,
威性依据。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业务的扩大,以及国外 石墨大小作了规定,没有基体组织的评级图片。鉴于
大量铸造企业的进入,GB/T 7216—1987《灰铸铁金 此,在本次标准的修订中,以ISO 945:2008标准及
相》国家标准与ISO标准及其他国外标准的差异日显 GB/T 7216—1987标准为基础,进行修订。因原标准
突出,经常造成供需双方在金相检验结果判定上出现 已使用20余年,且被国内广大用户熟悉,新标准等同
分歧,给中国企业带来诸多不利。 采用ISO 945:2008标准中Ⅰ型石墨部分的石墨形态
原标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灰铁中石墨特征的 分类和石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