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研究居家养老的不同方面的角度出发,从相关概念界定,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有关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成果做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这一论题上学术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盲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1]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 已成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提出并进一步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对城镇老年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2]社区居家养老从形式上仍保持着传统家庭的养老格局,但在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必然性
1.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庭历来是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 家庭养老是中国居民的模式。但是, 随着中国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 家庭养老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
2.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 在全国各地实践中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互补结合。
四、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困境
1.服务设施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它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网络作支撑。而目前部分社区办公用房还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社区老年服务硬件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缺乏强制性规划,新小区不愿配套,老城区难以配套,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
2.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调查中发现,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和能力,导致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都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也仅局限于困难孤寡老人和经济实力较好的一小部分老人。 [3]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只能停留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层面。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一是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缺乏为老人服务的工作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二是社会世俗偏见影响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相关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三是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并且缺乏制度性规范。
五、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议
1.发展创新型老年产业,引入竞争机制。“社区居家养老产业”是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即是以一个或几个社区为单位,为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生活服务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4]竞争是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的。如果能够把竞争机制引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并配以合理的政府规划,那么养老产业就有希望运行于一个较高的效率水平。
2.提高政府责任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为应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开展的政府改革运动,尤其是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使欧美国家的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中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5],即政府向盈利、非盈利组织或其它政府部门签订契约、由政府界定服务的种类及品质,向受托者支付费用以购买全部或部分公共服务,从而间接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3.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它的建立可以使得各地的居家养老探索有一个统一的起点,可以使得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核心,也可以使得各地居家养老的经验交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6]对于居家养老事业在全国的推广和最终的成功来说十分必要。
4.进一步拓展居家养老业务。一是提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