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00.4-1999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分享站
GB/T 1800.4-1999
前 言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ISO 286-2:198MISO极限与配合制 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
偏差表》制订的,在技术内容与编写顺序上与该国际标准一致。
这样,使我国的极限与配合的常用的孔、轴公差带的极限偏差与国际的一致或等同,以尽快适应国
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裕要。
根据ISO 286-2对孔公差带JS7至JS11和轴公差带js7至jsl l的极限偏差凡带有0. 5 pm的小数
值,在各国家标准中可回整到该精确值的整数的规定,本标准将J57至JS11和js 7至js 11的极限偏差
凡带有。. 5 }an、的小数值均圆整到该精确值的整数,例如:士19. 5 pm圆整为士19 JAM.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公差与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俞汉清。
标准分享站
GB/T 1800. 4-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
的起草工作一般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每一个成员团体如对已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有兴
趣,都有权派代表参加其中工作,与ISO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工作。
在ISO理事会批准作为国际标准前,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各成员团体通信投票
表决。按照IS()导则,须有75%以上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方可通过。
ISO 286的本部分和ISO 286-1均由ISO/TC 3“极限与配合起草,由此完成T对ISO/R 286ISO
极限与配合制”的修订。基于1940年首次发布的ISA公报25号而制订的ISO/R 286,第1次发布于
1962年,之后,于1964年11月被复审确认。
列人ISO 286本部分标准的主要改变如下:
a)修改了标准的编排,使设计室和车间两者均能直接采用ISO 286。它把ISO制的基础与标准公差
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值分开,由这些表里可给出最常用的公差与偏差的极限数值。
b)为促进使用配有限定字符器装置的符号,用is和is代替原先的代号i.和JS(即,,S不再是注脚
符号)。字母a和“S”代表 “对称的偏差气
c)作为标准的需要,列人基本尺寸从500^-3 150 mm的极限偏差(以前仅为试行)。
d)对孔H和JS,轴h和is在所有基本尺寸内列入了公差等级IT17和IT18的极限偏差,在基本尺
寸大于500^-3 150 mm内列入了公差等级IT1至ITS的极限偏差(仅为试行)。
e)在基本尺寸至50 mm内,列人了用于精密机械和钟表制造业的若干公差带的极限偏差。
f)删去了英寸值。
9)原则、术语和符号与当代技术要求相一致。
使用者应注意:所有国际标准均要进行修订,如无特别说明,所列引用的任何其他国家标准均指其
最新版本。
标准分享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极 限 与 配 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0.4一1999
eqv ISO 286-2:1988
Limits and fits
Tables of standard tolerance grades a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