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知识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弯曲模 简单弯曲模压制一般弯曲件 斜楔式弯曲模压制多角形弯曲件 §10.3 板料冲压 3. 拉深 平面板料 开口中空形件 拉深过程 拉深的变形和应力 §10.3 板料冲压 正常拉深 §10.3 板料冲压 拉深起皱 拉深开裂 §10.3 板料冲压 防止皱折 加压边圈 压边力不宜过大能压住工件不致起皱即可。 §10.3 板料冲压 防止拉穿 模具结构 凸凹模加工成圆角 R凸R凹=(3~30) t 模具间隙 Z=(1.1~1.5) t 限制拉深系数 m = d / D = 0.5 ~ 0.8 m min (d-筒径,D-坯料直径) 否则应多次拉深 涂润滑剂减少摩擦 §10.3 板料冲压 多次拉深 §10.3 板料冲压 拉深力P的确定: Pmax=3(σb+σs)(D-d-r凹)s σb:材料的抗拉强度; σs:材料的屈服强度; D: 毛坯直径; d:拉伸凹模直径; r凹:拉伸凹模圆角半径; s: 材料厚度。 §10.3 板料冲压 4. 成形 使板料或半成品改变局部形状的工序。 刚模压坑 软模胀形 刚模胀形 §10.3 板料冲压 软模压肋 曲面压缩翻边 平面深长翻边 翻孔 §10.3 板料冲压 比较下列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0.2.2 模 锻 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在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1. 模锻件的特点及应用 尺寸精度高; 锻件形状复杂; 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流线完整、性能好。 特点: 应用: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为什么? 答案:1)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 2)锻模成本高。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2. 模锻设备 模锻设备 锻造力性质 锻件精度 生产率 模锻锤 冲击力 较低 较低 曲柄压力机 压力 较高 较高 平锻机 压力 较高 较高 摩擦压力机 冲击力~压力 较高 较低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模锻锤 可以镦粗、拔长、滚挤、弯曲、成形、预锻、终锻。 长轴类锻件 短轴类锻件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曲柄压力机 行程不能调节; 不能拔长和滚挤; 每个变形工步在 一次行程中完成。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平锻机 平锻机上模锻过程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摩擦压锻机 螺杆与滑块非刚性连接,承受偏心能力差; 滑块行程、打击能量可自动调节。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摩擦压锻作业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3. 锤上模锻工艺 a) 模锻的变形工序和模锻模膛 制坯工序,制坯模膛(锻件初步成形) 模锻工序,模锻模膛(锻件最终成形) 弯曲连杆的多模膛锻模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选定分模面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加工表面) 模锻斜度 圆角半径 冲孔连皮 b) 模锻件图的制订 模锻件图包括的内容: 齿轮坯模锻件图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分模面的选择原则 能从模膛中顺利取出; 金属易于充满模膛; 简化模具制造; 能及时发现错模; 减少余块节约金属。 齿轮坯锻件分模面的选择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c) 变形工序的确定 短轴类锻件: 镦粗制坯和终锻 成形。 长轴类锻件: 拔长、滚挤、弯曲制坯和 预断、终锻成形。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4. 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应具有合理的分型面; 锻件上与分型面垂直的非加工表面应设计有结构斜度;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锻件形状应力求简化; 应尽量避免窄沟、深槽和深孔、多孔结构; 可采用锻-焊组合工艺,简化模锻工艺。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模锻件结构工艺性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问题: 小型锻件的中、小批量生产应采用自由锻还是模锻? 答案:胎膜锻 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非固定模具(胎膜) 生产模锻件的工艺方法。 特点: 与自由锻相比:生产率高,精度高(余量小), 与模锻相比: 成本低(设备、模具)。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5. 胎膜锻 扣模 组合筒模 合模 §10.2 常用的锻造方法 §10.3 板料冲压 金属板料 产生分离、变形 冲压件 冲模和冲床 冲床——冲压设备 冲模——冲压工具(分上模和下模) 冲床 手动冲床 §10.3 板料冲压 数控冲床 §10.3 板料冲压 10.3.1 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及特点 可冲压形状复杂的零件,废料少; 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