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膀胱癌磁共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ppt

发布:2019-07-29约1.1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膀胱癌磁共振在临床中的 应用体会 宜宾一医院放射科 膀胱解剖 底、体、颈、尖 黏膜、黏膜下、肌层、浆膜 预后、管理、和治疗目标 第一类:非肌层浸润肿瘤__目标:减少复发和预防进展。 第二类:肌层浸润肿瘤__目标:是否保留膀胱;是否可独立处理原发灶;高危患者是否需要系统治疗提高治愈率。 第三类:转移性患者——目标:延长生存时间和质量。 膀胱癌的分期 是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原位癌Tis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较高,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 Tis Ta T1 T2a T2b T3a T3b T4a T4b N1 N2 N3 非肌层浸润性(70%)——其中乳头状外生型肿物多局限于粘膜(Ta)( 70%)或粘膜下层(T1)( 25%)或扁平高级别病 变(CIS,5%) Ta、T1、Tis 病变有报道侵犯男性患者前列腺尿道和前列腺管。膀胱颈部病变的风险更高。特别是怀疑无蒂或 Tis或高级别病变,需要重点观察前列腺和尿道 分期为 T1 的患者中,复发进展的高危因素:肿瘤呈现多灶 性、伴有脉管侵犯、或接受 BCG(卡介苗) 治疗后出现复发 低危NMIBC 原发、单发、Ta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没有CIS;(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中危NMIBC 位于低、高危之间 高危NMIBC 以下任何一项: T1期肿瘤;G3;CIS;同时满足:多发、复发和直径>3的TaG1G2 保留膀胱治疗 患者能否采用保留膀胱治疗部分取决于病灶的部位、浸润深度、 大小、“未受侵”的尿路上皮情况,以及患者膀胱情况(膀胱容量、功能和合并症) 膀胱部分切除术 用于原发于膀胱顶壁 的膀胱癌,且其他部位不存在原位癌。相对禁忌症包括肿瘤位于膀胱 三角区或膀胱颈。 只有分期为 T2、肿瘤位置合适、单发肿瘤,同时没有 Tis 存在、术 前考虑进行新辅助化疗时,方可考虑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肿瘤预后、治疗方案和复发 数目 大小 部位 侵润深度 肿瘤形态:带蒂、宽基底、扁平 多方位多模态 术中见膀胱左侧壁距左输尿管口约2cm处有两个直径约2.0cm大小的菜花样新生物,广基 膀胱肿瘤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右侧输尿管开口处黏膜慢性炎伴尿路上皮增生,部分尿路上皮异型增生及尿路上皮癌形成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侵及内1/3肌层,脉管内查见癌栓,前列腺尿道部查见尿路上皮癌(高级别),累及前列腺,双侧输尿管断端及精囊腺均未查见癌累及 膀胱肿瘤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肌层查见癌累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