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2例分享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右胸壁溃疡评效 总结 1、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帕替尼 中枢转移的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有效 2、阿帕替尼不良反应与其他靶向药物相似,治疗过程需密切观察病情并进行剂量调整 我们可以看到阿帕替尼对受体酪氨酸激酶域的作用机制,它的活性,与舒尼替尼、帕唑帕尼和索拉非尼相比,VEGFR-2的抑制率从小鼠来说是最高的。不仅是对VEGFR-2的抑制率是最高的,它没有“Off-target”效应,它不像不良反应相对较大的舒尼替尼、帕唑帕尼和索拉非尼,它除了抑制VEGFR-2这条通路以外,对其他通路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就证明了它对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精准性。 * 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2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李×,女,47岁,已婚,以右乳肿物为首发症状。 2010-03-17行右乳癌保乳术,病理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T=2×2×1cm,中分化,切缘、乳头及皮肤未见癌侵及,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0/16)。免疫组化:ER(+,<5%),PR(-),Her-2(+),Ki-67(+,>75%)。 辅助治疗 2010-04-28至2010-07-03行AC-TXT辅助化疗8周期 环磷酰胺 1.0g (588mg/m2)×4周期 表阿霉素 150mg(88mg/m2) 21天1周期 多西他赛 140mg (82.4mg/m2)×4周期 21天1周期 行右乳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未行内分泌治疗 2012-12-05复查超声提示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DFS=33月 复发转移后的受体转化 ER PR HER-2 Ki-67 右乳 +,<5% - + +,>75% 右锁骨上淋巴结 - - - +,>60% 左肺上叶支气管 - - 标本不够 复发转移后的治疗经过 治疗线数 方案 评效 2012-12-14 一线化疗 GEM/DDP×3周期 GEM×9周期(21周完成18次) PR,TTF=3月。 SD,TTF=6月。 2013-09-20 二线化疗 Xeloda×4周期,同步行右锁骨区及右内乳区放疗:DT 60Gy/30f SD,TTP=3月 2014-01-07 三线化疗 多西他赛×6周期 SD,TTF=4月 2014-04-30 一线内分泌 依西美坦内分泌3月 PD 2014-07-31 四线化疗 NVB/DDP×3周期 SD,TTP=3月 2014-10-14 五线化疗 Vp-16×1周期 PD 2014-11-13 解救放疗 左肺门转移灶及纵膈淋巴结放疗:DT 66Gy/33f 2015-04-21 六线化疗 腰椎4、骶髂关节、髋臼及耻骨放疗:DT 33Gy/11f;同步GEM 1.6g×1次 野外PD(WBC、PLT下降3级) 2015-05-15 二线内分泌 醋酸甲地孕酮内分泌1月 PD 2015-07-07 七线化疗 双侧股骨上段及右侧髂骨转移灶放疗:DT 36Gy/12f;同步 PTX 120mg×1次 野外PD(WBC、PLT下降3级) 此次入院病情评估 2015-07出现声音嘶哑、干咳及右乳肿块,大小3×3cm。出现腰骶区域疼痛,评分3-5分,应用盐酸羟考酮80mg/12小时。偶发右侧偏头痛,无头晕,无恶心及呕吐。 查体:ECOG 3级,营养不良,轮椅推入病房,双下肢肌力4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局部PET/CT示:多发颞骨、蝶骨、枕骨转移 MRI:腰椎骨转移伴局部脊膜转移 MRI:脾脏多发转移 胸部CT:左肺转移,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 研究名称 E2100 AVADO RIBBON-1 荟萃分析 P P+B PL+D B+D PL+X B+X PL+A B+T/A 化疗 化疗+B PFS(月) 5.8 11.3 8.1 10.0 5.7 8.6 8.0 9.2 6.7 9.2 HR 0.48 p<0.0001 0.67 P=0.0002 0.69 P=0.0002 0.64 p<0.0001 0.64 p<0.0001 OS(月) 24.8 26.5 31.9 30.2 21.2 29.0 23.8 25.2 26.4 26.7 HR 0.87p=0.14 1.03p=0.85 0.85p=0.27 1.03p=0.83 0.97 0.56 P=紫杉醇;B=贝伐单抗;PL=安慰剂;D=多西他赛;X=卡培他滨;T/A=紫杉类/蒽环类 Gray R, et al. JCO 2009; Robert, et al. ASCO 2009 ; Miles, et al. SABCS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