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支气管镜基本基础操作及管腔结构.pptx

发布:2024-08-25约2.73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支气管镜基本操作要领及结构认识

第一节支气管镜检查与基本通路解剖学基础

一、可弯曲支气管镜的插入径路1.经鼻插入下鼻道中鼻道√2.经口插入

仰卧位

1.经鼻插入:(1)下鼻道经路

(2)中鼻道通路

2.经口插入鼻咽口咽喉咽

二、喉的内部结构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前庭襞杓状会厌襞会厌会厌结节声带楔状结节

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

基底支尖支后支前支左上叶上叶固有支舌支上舌支下舌支外侧支内侧支左下叶内基底支前基底支外基底支后基底支背支基底支背支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的分支尖后支前支内、前支外侧支后支

内镜诊疗中心AnhuiChestHospitalInterventipnalPulmonologyDepartment第二节正常气管、支气管镜下表现

黏膜、黏膜下层、纤维软骨层和外膜构成,以软骨性支气管最具代表性前壁膜部

气管隆嵴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

右侧支气管右上支气管右中间段支气管

右上支气管尖后前

右中间段支气管右中叶右下背段右下基底支

右肺中叶支气管外侧支内侧支

基底支前外后内背段内侧支外侧支内前外后右下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主远端支气管左上支气管固有支舌叶左下支气管基底支背段

左上支气管左上固有支尖后支前支舌段上舌下舌尖后

左下支气管左下基底支内前支内前背段外侧支后基底支

第三节气管镜管腔内检查顺序

检查过程总体思路:先健侧,后患侧先总再分再总基本手法要领:无孔不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蜻蜓点水

第四节气管镜基础构造、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

支气管镜镜头构造

电子支气管镜正确操作手法

进鼻腔手法

第五节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准备1、询问患者姓名是否和申请单一致(包括CT片),测量血压计进行心肺体检。2、根据患者此次需要的检查项目准备相关检查材料。3、读片,了解所需检查部位。4、让助手准备好麻药、毛刷、痰液收集器、玻片等(有特殊要求的需标明姓名、部位),让病人摆好体位并向其说明此次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5、安装好机器。6、操作过程中需不间断的和病人交流,不时地给予鼓励,消除病人由于介入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恐惧感。

特别注意操作过程的无菌意识

33吸烟者和COPD患者回收率显著减少;随着年龄增加,回吸收量也逐渐减少;灌洗部位嵌顿不佳,操作时咳嗽。影响因素第六节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34合格标准01没有大气道分泌物混入02回收率>40%03存活细胞占95%以上04红细胞<10%05上皮细胞<3%~5%06涂片细胞形态完整、分布均匀BALBronchoalveolarlavage

35BAL并发症Bronchoalveolarlavage

05

04

03

02发热,10%~30%之间,与灌洗量有关

01咳嗽、短暂性氧分压下降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和支气管痉挛局部炎性反应少见并发症:肺水肿、出血、心律失常

第七节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Transbronchialbiopsy,TBB)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lungbiopsy,TBLB)

37推荐提前5~7d停用氯吡格雷,提前3~5d停用替格瑞洛,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推荐等级C)推荐提前5d停用华法林。若术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可在支气管镜检查术后12~24h恢复使用(推荐等级D)达比加群酯及利伐沙班需提前24h停药,不需用低分子肝素替换(推荐等级D)。

38活检钳类型

39操作方法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TBB)

40支气管Dieulafoy病?镜下表现:粘膜下动脉血管发育异常、血管扩张、畸形、易破裂。?病理特征:支气管粘膜下扩张、畸形的动脉血管穿行于支气管壁并紧邻支气管腔,表面覆盖薄层粘膜上皮。?支气管动脉CTA:病变血管走形迂曲,管腔持续扩张,部分病变血管凸向支气管管腔并呈结节状改变。?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

41操作方法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术前根据胸部CT判断病灶位置,最好定位到亚段,测量距离病灶最近的支气管开口与病灶的距离,选择与病灶相通的引流的支气管;?仔细识别周围性肺癌的间接征象,如粘膜红肿、粗糙、管腔狭窄等;?对于弥漫性肺疾病,活检钳推送至最远端后先回撤,再开钳,可伴手部的抖动,以便在远端气道张开钳口,在患者呼气相推送活检钳至有明显阻力感后钳夹,对于恶性疾病有“夹棉花”感为宜。

42TBLB操作要点对弥漫性肺部病变患者进行TBLB时,推荐尽可能从一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