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就业短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7-02-27约3.43万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就业短信平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引言 3 1.1目的 3 1.2背景 3 2系统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5 2.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范围 5 2.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5 2.1.2本报告涉及的范围 5 2.2系统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 6 2.2.1系统建设的意义 6 2.2.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7 2.2.3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8 2.3简要结论 8 2.3.1结论 8 3现状与需求分析 9 3.1现状分析 9 3.1.1短信业务现状分析 9 3.1.2短信平台技术现状 9 3.2需求分析 11 4建设方案和规模 12 4.1建设方案 12 4.1.1网络结构 12 4.1.2方案说明 13 4.1.3此方案的优势 13 4.2网络运行模式 13 5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 14 5.1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14 5.1.1系统设计目标 14 5.1.2系统设计原则 14 5.2系统选型 15 5.2.1操作系统 15 5.2.2网络设备 16 5.2.3服务器选型 16 5.2.3.1数据库服务器 17 5.2.3.2WEB服务器 18 5.2.3.3应用服务器 18 5.2.4数据库系统及软件开发工具 18 5.2.5存储模式 19 5.2.6备份系统 19 5.2.6不间断电源系统 20 6系统功能和安全解决方案 21 6.1功能 21 6.2本功能 22 6.2.1订户管理 22 6.2.2发送管理 22 6.2.3信息管理 22 6.2.4 调查与反馈 23 6.3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24 6.3.1网路级安全 25 6.3.2系统级安全 26 6.3.3应用级安全 27 6.3.3数据级安全 27 7投资及效益分析 28 7.1投资估算 28 7.1.1基本建设投资 29 7.1.2系统总体投资 30 7.2收益 31 7.2.1不可定量的收益 32 7.3效益估计 32 7.4投资回收周期 32 8社会效益的可行性 32 9结论 33 1引言 1.1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为大学毕业生、高校、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一项全国性的公益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调查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次调查主要目的之一调查针对大学生 ? 1、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 2、“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4、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针对用人单位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结论 1.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大学生就业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先就业后择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4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5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