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信息 学习任务名称 任务一
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 课程名称 《建筑识图与制图》 项目名称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专 业 工程造价、测量、房地产专业 学时 2 教学对象 13级工程造价、测量、房地产专业班 日期 设计者 赵彬辰、梁翠凤、吴冬艳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筑识图与制图》项目一中的任务一,本次任务是建筑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学习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建筑制图基本规定,在本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该任务内容是否掌握,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铺垫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破解方法
1、掌握建筑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理解图线的线型要求和主要用途,能画出各种线型;
3、掌握尺寸标注的组成、规则和方法。
1、教师演示与讲解;
2、小组讨论;
3、教师指导。
教学难点
破解方法
尺寸标注的组成、规则和方法。
1、小组讨论;
2、范例教学法;
3、教师指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
2、中职学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3、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较差,而对图形语言较敏感,也易于理解、接受。
4、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技能水平较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主要制图工具的使用及维护方法掌握建筑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规定的作图方法、步骤2、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识别并使用常见的绘图工具;
(2)能够查阅并运用建筑制图规范;
(3)能够运用图纸、图线、字体、比例、尺寸标注等制图规范内容绘制图纸。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等手段。
3、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学习方法。 六、教学场所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
2、教学设备及工具:建筑制图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学媒体:课件
4、学习参考材料:《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施工图
5、参考网站:(1)中国建筑网:/
(2)筑龙网:/index.asp
七、教学过程(2课时,共100分钟)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5分钟) 1、展示一套完成的建筑工程图样,讲解该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目标;
2、任务描述:学习建筑制图,必须掌握制图工具、用品的正确用法,那我们绘图时,最常用的绘图工具和用品有哪些?如何使用?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又要求我们掌握哪些内容?如何完成一幅图样的制图呢?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教师引入新任务并说明任务要求。 1、学生领会任务要求;
2、欣赏、观察建筑工程图样。 设计意图:
①通过对建筑图样的欣赏吸引学生的兴趣。
②明确本次任务的学习内容。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 任务提出及布置(15分钟) 以问题形式阐述本次学习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建筑制图标准及规范讲解工程图样中对图线、字体、比例、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尺寸标注等内容的要求及绘制方法,布置任务。 学生记录、思考 设计意图:
明确本堂课的任务。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教学
实施过程
(3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1、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每10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相互提问、讨论、记录讨论结果,负责解释疑难问题。掌握学生对本堂课程的了解程度;
2、教师巡堂指导。 1、学生讨论,寻找疑难、确定讨论结果;
2、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抄绘平面几何图形和建筑材料图例。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2、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要点。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及讲解
(15分钟) 展示学生任务完成成果 1、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2、通过实例讲解各知识要点,对学生提出的的疑难进行解答。 学生学习思考,用提问、设问、反问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1.突破教学重点;
2.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巩固知识,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学习成效点评及反馈
(10分钟) 1、学生各自进行自我评价;
2、各组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任务练习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3、各组进行展示汇报
4、教师对建筑制图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