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壳纳米粒子的制备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7-24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聚合物核/壳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催化、传感器、光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光电材料、催化剂和传感器等。 然而,传统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往往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合成原料和高温高压的合成条件,容易产生一些环境和安全问题。因此,寻求一种简单、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制备高质量、高性能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计划基于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探究一种简单、可控、高效的合成方法,提高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品质和性能,达到应用于催化、传感器、光学等领域的要求。 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 1. 合成高品质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采用合适的合成方法,制备高分子量、高分子结晶度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作为核材料。 2. 合成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以高品质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为核材料,利用适当的合成方法制备壳层,利用逆微乳液、逆乳液等方法将其包覆在核材料表面,制备纳米粒子。 3. 表征及性能测试:对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形态、结构、组成、粒径及表面性质等方面的表征,测试其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并探究其在催化、传感器、光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预期成果 1. 揭示一种制备高品质、高性能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的可行方法。 2. 提供一种绿色、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解决传统合成方法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3. 获得高质量、高性能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在催化、传感器、光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难点 1. 制备高分子量、高分子结晶度的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材料。 2. 建立一种简单、可控、高效的合成方法,实现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制备。 3. 对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全面的形态、结构、组成、粒径及表面性质等方面的表征,并充分测试其性能。 五、研究意义 1. 对一种简单、可控、高效的制备取代炔螺旋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 2. 获得高品质、高性能的核/壳纳米粒子,为催化、传感器、光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3. 为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