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涵洞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二、编制范围 2
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
四.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4
4.1.施工组织机构 4
4.2.管理职责 4
4.3.施工队伍安排 11
4.4.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 12
五.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12
5.1.工期目标 12
5.2.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13
5.3.工期保证措施 13
六.施工方案、工艺和方法 14
6.1涵洞施工工艺流程 14
6.2框架涵施工方法 15
6.3 倒虹吸管施工方法 27
6.4 涵洞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31
七、创优规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4
7.1创优规划 34
7.2.质量保证措施 36
7.3 工程安全要求 44
7.4 安全保证体系 44
7.5 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47
7.6 涵洞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48
八.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49
8.1 环保、水土保持总原则 49
8.2 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49
8.3 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49
九.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0
十. 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 50
10.1 文明施工目标 50
10.2 文明标准工地的创建措施 51
十三、附图附表 5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5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5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5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52
施工进度横道图 52
施工进度网络图 52
施工平面布置图 52
需配备本工程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52
DK39+846.179--DK40+941.650段
涵洞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施工合同文件。
(2)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3)技术规范及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4)铁道部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通知。
(5)项目部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6)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铁路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7)《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8) 新建武汉到孝感城际铁路HXSG-4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审查意见。
1.2编制原则
(1)遵循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满足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
(2)遵循设计文件要求。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把握控制点,整体推进,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5)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
(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二、编制范围
新建DK39+846.179--DK40+941.650段路基内所有涵洞,共3个框架涵,4个倒虹吸。
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 施工条件
3.1.1交通条件
本段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施工便道辅助,连接的主要公路有京珠高速和G107国道。
(1)燃料利用情况
线路经过地区燃料供应充足,可就近购买。
(2)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地区卫生防疫情况:线路所经地区是血吸虫病疫区,施工时应加强预防。
3.2 自然特征
3.2.1地形地貌
本段施工位置位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多辟为旱地经济作物区,局部有水塘发育。
3.2.2工程地质特征
本标段表层覆盖有种植土,黄褐色-灰色,潮湿,松散,以黏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
(1)0种植土,素填土,主要由黏土及碎石块组成;
(1)1淤泥,流塑,,II级,σ0=50KPa;
(1)1-1淤泥质黏土,灰色,软-流塑,II级,γ=17.0KN/m3,ES=2.64MPa,σ0=80KPa;
(2)1黏土(Q4al+pl),灰色-褐红色,软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物及条块状高岭土,局部夹少量石英,II级,γ=19.1KN/m3,ES=4.4MPa,σ0=120KPa;
(2)2黏土(Q4al+pl),灰褐-黄褐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物,切面稍有光泽,夹有灰白色高岭土, II级,γ=19.5KN/m3,ES=6.2Mpa,σ0=150KPa;具弱膨胀性;
(3)1粗角砾,圆砾(Q4al+pl),密实,粒径在20—70mm左右,由褐黄色粉质黏土充填,III级,σ0=250KPa;
(4)1泥质粉砂岩(N),棕红色,全风化,局部夹角砾岩,岩芯风化成砂土状,泥质胶结,手掰易断,切面较光滑,III级,γ=20.6KN/m3,ES=18MPa,σ0=200KPa;
(4)2泥质粉砂岩(N),褐红色,强风化,局部夹角砾岩,岩芯呈破碎状及短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