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02QC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发布:2016-12-06约1.68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篇 品质观念 品管七大手法与新七大手法 抽样与检查 SPC 统计过程控制概念 品质观念 首先提问几个问题 1、品质是设计出来的吗? 2、品质是生产者制造出来的吗? 3、品质是质量检验出来的吗? 品管七大手法 检查表 层别法 鱼骨图 柏拉图 散布图 管制图 直方图 品管七大手法应用关系 检查表 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 一、定义: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 二、种类 1、记录用检查表 主要使用于数据收集,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例:QC 通常使用的表格。 2、点检用检查表 主要使用作业实施,机械调整的实施状况等预防性工作。 例:机械维修保养计划, 检查表 三、表格制作 1、检查表设计的步骤 2、设计记录用检测表 1)、明确目的 ; 1)、决定所要收集的数据及所希望把握的项目; 2)、确定检查项目; 2)、决定所要设计的表格形式; 3)、确定抽样方式; 3)、决定记录的形式; 4)、确定检查方式; 4)、确定收集的方式; 5)、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5)、记入记号并整理成次数分配表。 3、设计点检用检查表 1)、将须点检的项目逐一列举出来,并检出检验时需要记录记叼的空栏; 2)、所需点检的项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非检验不可的事项”等; 3)、点检有顺序要求时需注明编号,依顺序有数据,并且无遗漏; 4)、必须点检之项目,尽可能以机台、制程工序、人员等条件层别。 层别法 1、定义 在一个群体中,为了深入分析内部状况,而设立一个将母体分割开来的方法或条件。 2、层别法之功用 在于透过各种分层,依各层收集数据做分析,并寻找不良位置或最佳条件,作为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 3、层别法的对象与目的 1)、时间的层别; 2)、作业员的层别; 3)、机械、设备的层别; 4)、作业条件的层别; 5)、原材料的层别; 6)、测定的层别; 7)、检查的层别; 8)、环境、气候的层别; 9)、地区的层别; 10)、制品的层别; 11)、使用方法; 12)、其它各种各样的条件。 柏拉图 1、定义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状况、发生位置,以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1)、80/20原则,通常大多数问题是由少部分原因造成的,而多部分原因却导致少部门问题,就是对看事数据或同类事物最好排好序来,更有助于比较分析及掌握工作重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把收集的数据或同类事物排好序,更有助于比较分析及掌握工作重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作法(略) 3、用途 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决定改善品质的工作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应用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6)、用于不同条件的评估; 7)、确认和调整特性要因图; 8)、柏拉图分析具有检定假说的意义; 9)、配合鱼骨图使用。 柏拉图实例 柏拉图注意事项 1、当缺点项目或类别超过15项时(有些书上写9项,原因是用手工做,而用电脑做则可用到15项以内),在经过第2步的排序时,必须将后面所有部分标识或记录成“其它”类别,且一定要放在最后,所以在缺点类别和缺点项目中最好不要使用“其它”,以示区别。 2、在柏拉图的折线点上不需要标识具体数据,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大概数据,而如标识数据,不仅无谓加复杂,且无实际意义。 3、如在柏拉图做出之后,发现有标识成“其它”的类别高度不能超过第4项(有些书上写第3项),如有,则表示类别划分不明确。 鱼骨图 1、定义: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所期望之效果与对策之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2、步骤: 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2)、绘制特性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定在右端,自左划上一条较粗的干线(母线), 并在干线的右端划一指向右方的箭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