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工作计划.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2011—— 2012 学年上学期)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 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 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 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德育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 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
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 ,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
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培养责任感。各班有劳动责任区, 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
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
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
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
劳动教育活动, 在劳动的过程中, 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 “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本学期至少到劳动实践基地活动五次。每三周一次。
2、本学期至少开展公益劳动三次。每四周一次。
3、安排两次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
3、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卫生区检查,进行公示。
劳动教育计划
2011—— 2012 学年下学期)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 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 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 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 20 课,
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 作;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而且 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 学期共有 19 周,安排了 20 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二、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 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
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 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 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 人,劳动是最光荣的, 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 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
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
内容,备 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