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道德与法制》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分析
1、体现儿童文化,创造真实、鲜活的活动情境,凸显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导向。
2、综合构建主题,凸显新的学习方式,开放学习过程。
3、创造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一共四个单元,共计16小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光,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
2、尝试制订计划,学习合理地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3、了解关于食品的简单营养常识,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
4、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一起的快乐;并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用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5、关心、爱护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6、能对日常饮食进行思考和探索,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能用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等探究活动,能与同学合作、交流感受和想法。
7、了解水的灾害,知道如何躲避水灾及自救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生活的快乐。
2、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学习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遵循综合建构的原则,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连续性、发展提升性和差异性。
3、进一步确立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发展的核心地位。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具体内容 周课时 备注 1 挑战第一次 1 2 学做快乐鸟 1 3 做个“开心果” 1 4 试种一粒籽 1 5 健康游戏我常玩 1 6 传统游戏我会玩 1 7 我们有新玩法 1 8 安全的玩 1 9 小水滴的诉说 1 10 清新空气是个宝 1 11 我是一张纸 1 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1 13 我能行 1 14 学习有方法 1 15 坚持才会有收获 1 16 奖励一下自己 1 17 复习 1 18,19 总复习 1 20 期末考试
七、教改专题:
继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合作、探究。逐渐研讨出一套完整的、适用本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