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制取氧气(一课时).docx

发布:2018-11-25约1.5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 九 年级组) 课题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3、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用具 试管、药匙、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铁架台、集气瓶、木炭、铁丝、木条、砂纸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纯净的氧气,如何获得呢? 新课讲解: 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1](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2)向上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1)木条不复燃 (2)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讨论: 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次使用? [实验2] 向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实验可重复多次,好象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小结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二 有关催化剂: 1、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 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3、催化剂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也可使之变慢 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5、离开化学反应就不存在催化剂 三、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1、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当它加热时能否产生氧气? 高锰酸钾(KMnO4)eq \o(\s\up 5(加热),\s\do 2(——→))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讨论] 上述三个制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四、分解反应的概念 分解反应就是一变多的反应。 即 A B + C 四、总结反思 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和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应注意它们间的异同点,记住各物质的化学符号。另外通过比较,得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布置作业: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催化剂概念:一变两不变 二、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加热 2、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三、分解反应 1、概念: 2、形式: A B+C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