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模式演进与发展.pdf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MangemenuTechnologyofSME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模式演进与发展
刘梦圆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210046)
【摘要】论文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模式从改革开放至今演进的4个阶段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各阶段中我国企业实施科技
创新国际化战略的背景和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发展对策。
【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6-0118-03
1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模式演进回顾球竞争,企业开始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尚
1.1酝酿蓄力阶段(1978-1993年)未完善,企业跨国经营处于初创期,以与国外公司合作建立
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战争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处研发联盟为主要形式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同时开始通
于世界较为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国内对于科技研发的资过在海外市场进行独立投资新设工厂即绿地投资、跨国并购
金投人有限,企业在政府的领导下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而忽海外企业及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以国际化规模
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党和小、程度低、研发能力不足等为主要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特
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征。事实上,在这个阶段起始时,许多国外跨国公司将中国作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迎来了为重要国际化战略实施区域,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实现技术
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转移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技术扩散和保持技术的垄断地位的
到1456.3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贸易方式不目的。伴随着全球竞争愈演愈烈,先进技术逐渐在外资企业
断创新,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与合资企业抢占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加速流人中国企业,加之
得资金、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渠道逐渐拓宽,我国企业科学国内政策支撑,国内外企业间以合资为主要战略形式的科技
技术发展呈现新面貌。但部分企业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创新国际化战略合作逐渐兴起,一些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
依然依赖政府安排,多处于卖方市场条件,竞争压力与创新经营和研发活动。例如,海尔公司在1999年,于美国的南卡
动力较弱,因此技术开发活动尚未活跃起来。同时,少数大型州建立了生产厂,从此步人全球营销网络。进人21世纪,中
企业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主要依靠由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
始将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成为当时工作的重中之重。例资源形成的低成本优势,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薄
如,青岛冰箱总厂在1984年引进德国生产线,对先进技术开弱,且存在国际生产经营程度不高,没有跨国公司得天独厚
展引进、消化活动。的国际关系网络等短处。与此同时,我国不断融人全球经济,
1.2国际市场初探阶段(1993-2001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科技和创新竞争。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1.3高速发展阶段(2001-2017年)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逐步形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
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多目标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奠定了了全面部署后,市场进程加快的同时民营科技企业呈现出良
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技术创新国际化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大,
政治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的决定》的呼吁下,我国开始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