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呆呆的阿芳, 和她的福气.docx

发布:2025-02-20约1.6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呆呆的阿芳,和她的福气

阿芳是我在廣东麻风病村当志愿者时认识的。她呆呆的,不是一个好玩的老人家。

有一次,我们准备带她坐飞机去北京,她很忐忑:“我这个人脑子不好,长得又不好看,我去会不会连累你们啊?”一起去北京的一共有三个老人家,还有一个是彭伯,一个是黄少宽婆婆。彭伯会画画,那次去北京参加国际麻风大会是要上台献画的;黄少宽婆婆能说会道,90岁还口述出了一本书。阿芳不太相信自己能去:“我这么蠢,怎么会选到我?”

阿芳呆呆的,说话也不多,站在人群里就像背景一样。可她总在帮助别人,从自己20多岁开始照顾老人家,直到自己也变成80岁的老人家。

我有时走在一楼的走廊,会听到有人喊:“阿芳——”阿芳听见了,就赶紧过去。阿芳一条腿是假肢,走路有点笨,要左脚踩稳了,右脚才能迈出去。喊阿芳的是隔壁几个房间的婆婆们,有时候是要大小便,有时候是要洗衣服,有时候是腰痛起不来床,反正她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就找阿芳。

阿芳人好,大家都习惯了她在身边。阿芳每天照顾最多的人是黄少宽婆婆,因为她们住同一个房间。黄少宽婆婆90岁了,双腿截肢而且没有手指,可是口齿伶俐,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时我问阿芳事情,阿芳刚开口,黄少宽婆婆就抢过去帮阿芳回答。的确,阿芳说话结结巴巴的,经常停下来想一想,话里还带一些口音,也不自信。如此一来,阿芳索性把话都交给黄少宽婆婆说了,自己坐在一边听。

有一天我趁黄少宽婆婆不在,去找阿芳聊天,慢慢地她话多起来:“有时看到那些麻雀,就很想和它们一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随口说:“那下次带你坐飞机!”阿芳吃了一惊:“我哪有那个福气!”过一会儿又小声说:“我们这种人,怎么可能有福气坐飞机。”我就想,不行,一定要让阿芳坐一次飞机。所以这次有机会带老人家坐飞机,我们商量后一致决定要带阿芳去。

可是过了几天,阿芳还是觉得她不应该去。她说:“我有工作做的,是拿工资的,出去玩会被人说的。”阿芳说的工资是医院每个月补贴给她的150元。知道阿芳照顾几个婆婆不容易,医院每个月发给她一小笔补助。可是,无论有没有这笔钱,阿芳都一样在照顾婆婆们。阿芳觉得,拿了钱,就一定要负责。村里的两位姑娘知道了,找阿芳说:“这边不用担心,我们帮你看着,你放心去!”

阿芳这才放心出去。

做房间护理的工作一开始是没有工资的,后来一个月能拿5元钱,后来6元钱,再后来涨到10元钱。一个房间一共有三个护理员,一个是阿芳,一个是赖娇婆婆,还有一个胡玉泉,也就是阿芳故事里的男主角。

据婆婆们透露,那时候有个男孩子对阿芳特别好,叫胡玉泉。胡玉泉每天跟阿芳一起工作,他清晨先去河边打水,一桶一桶地提回来,生火烧开了,再由阿芳抬到房间帮大家灌进热水壶里。可是,阿芳的手虽然看起来完整,但麻风病菌破坏了她的神经,手指经常使不上力气。胡玉泉担心她烫到自己,经常把阿芳的工作一起做了。有时候,阿芳看到胡玉泉事情太多,也去帮忙做一些。慢慢地,胡玉泉和阿芳变成“搭伙做饭、互相照顾”的“好朋友”。在这个地方,一男一女“搭伙吃饭”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阿芳一个人在后山,病得难受,躺在床上下不来,经常发冷发热。身体的难受加上心里的绝望,阿芳就这样独自一人一分钟一秒钟熬下来。奶奶每隔几天送来米和菜,阿芳什么也吃不下,也没有力气起来烧火做饭。

我不知道从前的“被帮助”和后来的“帮助人”有没有联系,有可能阿芳从小就是很善良的人。

后来去北京的时候,阿芳每天去黄少宽婆婆房间看一看,看看要不要帮忙洗澡、擦身、洗衣服;去颐和园,阿芳怕我们推轮椅辛苦,提出自己起来走路;担心我们提东西累,阿芳要我们把背包给她抱着……

从北京回来不久,阿芳就不用照顾别人了。医院请了全职的护工,婆婆们的事情都由护工负责照顾。阿芳还是偶尔到隔壁去,看看邓妹婆婆或者美齐婆婆渴不渴,要不要喝水。阿芳又说起那次旅游的事情,她说:“我做梦都想不到我有飞机坐!”又说:“这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到我。”

唉,这些都是你值得的呀。你的福气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