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影像表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胆胰脾影像学表现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叫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T2WI 2. MRI增强扫描:与CT同 3.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CT表现 1.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50-70HU 2.肝动脉、门静脉、胆管进出肝门其密度低于肝质 3、增强扫描:A.门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强化,肝实质开始强化B.肝实质期肝实质强化达峰值。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肝实质 1、信号均匀 2、T1WI像肝为中等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肝的信号明显低于脾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号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肝实质均匀增强,肝血管增强明显,肝内胆管无增强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X线检查 1.X线平片:分辨力低,已逐渐被淘汰. 2.造影检查: (介入讲解) 口服法 静脉造影法 胆囊直接穿刺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 术后引流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CT检查 1、范围:膈顶-钩突,层厚10mm、层隔10mm、重点区域3-5mm 2、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小时以上,怀疑结石者口服水或脂溶性造影剂,其他口服2%的泛影葡胺 3、增强方式: a.静注60-65%泛影葡胺 b.静注60%胆影葡胺 c.口服碘番酸1-2片、12-14小时后扫描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检查前的准备 1、常规禁食8-12小时 2、应用低张药物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 常规扫描 1、SE序列-TIWI 2、FSE序列-T2WI 3、脂肪抑制技术 增强检查 Gb-DTPA强化,胆管壁及胆囊壁增强 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选择较长的有效回波时间,使含有大量活动质子具有较长T2的胆汁获得重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