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部分+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服务器.ppt

发布:2016-12-22约1.86万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并发服务器 目录 服务器分类技术 进程与线程 多进程服务器 多线程服务器 服务器分类 按连接类型分类 面向连接的服务器(如tcp)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器(如udp) 按处理方式分类 迭代服务器 并发服务器 迭代服务器 vs. 并发服务器 “进程”基本概念 程序:存放在磁盘文件中可执行文件。 进程:程序的执行实例。它是一个动态实体,是独立的任务。“执行中的程序”。程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实体,只有处理器赋予程序生命时,它才能成为一个活动的实体,我们称其为进程。 它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执行堆栈、文件描述符等,一般情况下,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 数据段:存放全局变量、常数以及动态数据分配的空间(malloc函数取得的空间) 代码段:存放程度代码; 堆栈段:存放子程序的返回地址、子程序参数以及程序的局部变量。 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进程间正常情况下,互不影响,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造成其他进程的崩溃。 当进程间共享某一资源时,需注意两个问题:同步问题和通信问题。 每个linux进程都一定有一个唯一的数字标识符,成为进程ID。进程ID都是一个非负整数。 创建进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fork(void) 返回: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的进程ID, 子进程返回0, -1-出错 该函数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子进程的进程ID。 父进程中调用fork函数,在fork函数中开始的代码中首先创建一个子进程空间,然后逐步将数据段以及堆栈都拷贝过去,因为子进程的数据段以及堆栈都和父进程一样,而且创建完成后就会和父进程共享代码段,共同执行代码,所以fork创建完子进程后面的代码在子进程中也会执行,并且堆栈中也有fork函数等待返回。 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ID ;在子进程中返回0。 fork后,子进程和父进程继续执行fork()函数后的指令,两者相互争夺系统资源,一般来说,在fork之后是父进程先执行还是子进程先执行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内核所使用的调度算法。 父进程中调用fork之前打开的所有描述字在函数fork返回之后子进程会得到一个副本。fork后,父子进程均需要将自己不使用的描述字关闭,有两方面的原因:(1)以免出现不同步的情况;(2)最后能正常关闭描述字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i, sum; sum = 0; for(i =0;i=2;i++) { sum = sum +i; printf(“i=%d\n,i); } printf(sum = %d\n,sum); } int main(void) { pid_t pid; int status; if ((pid = fork()) == 0) { //sleep(2); printf(child running.\n); printf(child sleeping.\n); // sleep(2); printf(child dead.\n); exit(0); }else if ( pid 0) { printf(parent running .\n); printf(parent exit\n); exit(0); } else { printf(fork error.\n); exit(1); } } 创建进程(cont.)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vfork(void); 是完全共享的创建,新老进程共享同样的资源,完全没有拷贝。 当使用vfork()创建新进程时,父进程将被暂时阻塞,而子进程则可以借用父进程的地址空间。这个奇特状态将持续直到子进程退出,至此父进程才继续执行。 因此,子进程需小心处理共享变量。 终止进程 进程的终止存在两个可能: 父进程先于子进程终止(init进程领养) 子进程先于主进程终止 对于后者,系统内核为子进程保留一定的状态信息:进程ID、终止状态、CPU时间等;当父进程调用wait或waitpid函数时,获取这些信息,同时系统内核可以释放终止进程所使用的存储空间等;(什么叫“僵尸进程”?) 当子进程正常或异常终止时,系统内核向其父进程发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